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1-02 09: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 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 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 能根据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学习重点: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调查的方法及相关概念。
学习难点: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一、预习检测
1.自学课本160页,完成下列问题:
(1)普查:为了特定目的对 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 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3)我们通常把被考察的对象的 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 叫做个体.
2. 结合你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这项调查的被考察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
调查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查的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探究
1. 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以下信息吗,你准备如何调查?与同伴进行交流。
调查全国中学生对保护环境的意识
调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
调查一批电视机的收视率
2. 阅读课本P160-161议一议,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班级英语角的看法;
(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结合以上实例,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
抽样调查
优点



缺点

4. 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小结:
1. 基本概念:
(1)总体、个体、样本.
(2)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2. 抽样调查具有省时、快速的特点,并且可以获得与普查相近的结果.进行抽样调查时,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随机性.否则,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信的.
3. 调查方法的选择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2)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三、当堂检测
1. 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 .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
2.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战争的胜利,9月3日被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知晓情况,从全校6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  ).
A.6000名学生是总体
B.所抽取的每1名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知晓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120名是样本容量
D.所抽取的120名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知晓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3.英语科代表为了检查一位同学默写的英语单词是否准确,就从中选了三行进行检查,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他的这种抽样调查方法   .(填“合适”或“不合适”)
4.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的人口数和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生人数约1 200.全市人口实际约300万,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12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8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了解本校八年级400名同学在家中做家务的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若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和样本.
6.小龙的妈妈让小龙去买一盒火柴,并叮嘱小龙,一定要试试火柴是否好用.小龙回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火柴好用,我每根都试过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哪种调查?
(2)你认为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7.下列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样本合适吗?为什么?
(1)数学老师为了了解全班同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请数学成绩优秀的10名同学开座谈会;
(2)在北京市调查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
(3)在七年级学生中调查青少年对网络的态度;
(4)调查每个班学号为5的倍数的学生,以了解全校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四、教后反思
答案:
一、预习检测
1.(1)所有考察对象
(2)抽取一部分个体
(3)全体
(4)每一个对象
2.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 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普查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 符合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条件的每一公民的年龄
三、当堂检测
1. 答案:C
【解析】要了解节能灯的使用寿命,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所以宜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要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由于人数较少,宜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的调查都不宜采用普查的方式.
3.合适
【解析】抽样调查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所以科代表从中选了三行进行检查是合适的.w
4. 答案:被调查对象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太小,或调查对象不具有代表性、广泛性、随机性;只要答对其中一项即可.
【解析】仅调查城区人口情况就下结论是不全面的.
5.【解析】采用抽样调查;
总体是该校400名同学在家中做家务的情况;
样本是抽取的50名学生在家中做家务劳动的情况.
6.【解析】(1)小龙采取的是全面调查;
(2)小龙采取的方法不合适,因为具有破坏性,所以应用抽样调查.
7. 解:(1)中抽取的样本不合适,抽样时,应该让成绩好、中、差的同学都有代表参加;
(2)中北京市的经济发达,公民受教育程度高,不具有代表性;
(3)中青少年不仅仅是初一学生,初一学生对网络的态度不能代表青少年对网络的态度;
(4)中由于抽样调查是随机的,因此可以认为抽样合适.
分析:进行抽样调查时,所抽取的样本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要代表总体中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