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0-31 08: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增强热爱自然环境的意识。
2、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2)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难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1、课时安排:2课时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主要在我国四川卧龙、陕西
秦岭一带。这些地区竹林茂密,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温度稳定,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生态因素
播放地球航拍图,提问学生,什么是生物圈?
“想一想,议一议”
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主要在哪儿?这些地区的那些条件适合于熊猫的生活?
这些地区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因素有很多,大家会发现,这些因素有些不同,有何不同呢?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生活的环境中,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的因素。
观察图片
非生物因素:阳光、土壤、水等。
生物因素:蚜虫、瓢虫、蚯蚓、蛇、鼠、杂草等。
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重组的阳光、水分、空气,适量的矿物质,还要及时除草。
什么是生态因素?有哪些类型?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生存空间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展示P13图1-12,小麦生活图,找出图片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正常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沙漠缺水,植被难以生长;热带雨林中雨水充沛,植被茂盛。
秋天温度降低,大雁飞到南方温暖的地方,等春天回暖的时候再飞回北方。
阳光充足,树木茂盛,朝南的阳光较强,枝叶茂盛,朝北的阳光较弱,枝叶稀疏,如果在树林里迷路了,可以通过输液的生长情况判断方向。
播放图片,展示受不同非生物因素影响下的生物的生活情况。
1、水对生物的影响:沙漠中的植物和热带雨林;
2、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蛇冬眠、大雁南飞、秋天落叶;
3、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森林里的树木生长情况;
4、空气对生物的影响:高原反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猫吃老鼠、狮子吃羚羊、毛毛虫吃树叶;
杂草与小麦、老虎狮子竞争食物、公牛争配偶;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狼群一起追捕猎物;犀牛与犀鸟;寄生虫计生在动物体表或体内,蛔虫寄生于动物体的消化系统内。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体现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几种关系:
1、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2、竞争关系: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资源、配偶、生存空间等产生的关系;
3、合作关系
4、寄生关系
5、共生关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根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植物的叶片能进行蒸腾作用,叶片越大,蒸腾作用越强,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能够大大减弱蒸腾作用。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可以帮助土壤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生物生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需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1、生物适应环境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结构、体色上适应环境,能做出改变。
2、生物影响环境
在沙地上在中植物,能有效的进行防风固沙的作用。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生物的生活依赖环境。例如:神农架地区生长一种菊花,能散发出香味,被称为“神农香菊”,但将其一直到其他地方,香味就会丧失,这就是一个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神农香菊”需要神农架地区某些特殊的环境因素下才能够散出香味。
生物适应环境的几个例子:
1.保护色
2.警戒色
3.拟态
课后练习
是受温度影响,四月百花开始凋谢,而桃花才开始盛开,是受季节印象,而归根结底是受温度这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何种生态因素造成的?
第二课时(实验探究)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习旧知识
学生举例说明。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不同因素的例子。
回忆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
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
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我们这节课就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
回忆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今天来研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当你生活的影响,大家知道鼠妇吗,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吗?
首先要来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是哪些?
在制定计划时要遵守几个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多次重复实验原则,我们会在后面实验探究过程中来具体学习。
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阴暗潮湿的地方,比如花盆下。
会四处逃窜,好像很怕光。
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光对鼠
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要创造两个环境:一个有光,一个无光,这样才能比较。
要确保在实验中,除了光这个条件外,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不行,一只鼠妇可能会出现严重误差,最好多用几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不够,至少做三次,取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动手实验,小组合作。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我们先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你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发现鼠妇呢?
当你搬动花盆时,花盆下的鼠妇会有什么反应?
是这样吗?我们怎么证明呢?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呢?那大家能不能根据你看到的这个现象,来提出一个问题,并对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作出假设呢?
怎样才能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呢?做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
探究实验要有两个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室贴合实际情况的空白对照组,一个是作为探究原因的实验组,这就是“对照实验原则”。
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呢?
是的,在一个实验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变化的因素,这就是我们说的 “单一变量原则”。
设计多少只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呢?一只行吗?
在完成这个实验时,要做几次实验呢?一次够吗?
是的,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多次重复实验,排除偶然因素”。
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符合上述要求的单一变量原则。
充分放权,让学生动手,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注意巡逻。
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 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 取经验。
布置作业
鼠妇的生活还会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完成一份实验设计,探究水分、温度或空气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检测反馈
学生做练习
课后作业
6、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第二课时
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二、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三、制订计划: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多次重复实验原则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与交流
7、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判断,带领学生走出误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中,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混淆,要及时理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