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动物细胞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知识目标
① 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② 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③ 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和相同点。?
3、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制作以及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4、情感态度价值观?
设计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细胞水平来认识生物体,教学上有一定难度。而本节内容是“植物细胞”内容的自然延续,实验活动也是以第二节中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作为铺垫,相对而言难度不大。?
学生在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自然就想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主要包括制作动物临时装片和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等内容,它的学习为后面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学好这节课还是很重要的。?
教材首先从“想一想,议一议”活动入手引进课题,后由实验活动到观察动物细胞,引导学生归纳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最后在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另外,教材设计了“制作动物细胞模型”活动,进一步加深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的知识。
2、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的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另外,学生已经观察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有一定的了解,故这节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把握课堂的重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
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动物细胞》预习任务和《动物细胞》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1.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3H铅笔,绘图纸;各种各样的果冻,彩色糖粒,橡皮泥,上课前漱口。
教师: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投影仪。
2.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细胞吗??
2、动物细胞中人的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吗??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2【活动】(二)组织实验,合作交流
出示题目,交流:“看到题目,你有何疑问??
疑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哪?怎样取材?引导、分析。??
1、?设计: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取材、方法、染色剂的变化);
2、制作:同组同学尽量选择不同的方案制作临时装片,增加对比性。?
3、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然后同学间交换观察。
活动3【活动】(三)比较分析,归纳反思
1、绘制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尝试标注各结构名称。
2、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总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比较分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归纳: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活动4【活动】(四)模拟制作,能力拓展
策略1、利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
策略2、利用现成的果冻,将一枚糖粒放入其中表示细胞核,果冻表示细胞质,包装果冻的塑料壳表示细胞膜。
3.检测反馈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