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漂亮的染花纸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漂亮的染花纸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10-31 09: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漂亮的染花纸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如何掌握点染、浸染的方法,并能用这两种方法设计一块漂亮的小方巾。
教学难点:折纸的方法及点、染技法的掌握。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通过染纸学习活动,体验水、色、纸等材料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2、能力目的:学会掌握简单的点、染方法,并能制作有漂亮图案的染花纸。
3、情感目的:体会染纸的乐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品格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堂教学设计
(1)观察导入,激发兴趣。
①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方巾和染花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②以提问、对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染花纸的方法,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预期效果: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创作欲望。
(2)小组交流、师生互动。
①教师示范用纸点染、浸染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点染与浸染方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预期效果:学生能通过比较、观察点染、浸染,引发思考,寻找答案。
(3)感知体验,合作探索。
①学生学习用点染、浸染方法自由地进行制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
②教师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的折纸法、用色和用水量。
③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感受。
预期效果:学生能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探究,共同学习折、染方法,体现团结协作精神。
(4)自由表现,小结归纳。
①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折法?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②引导学生比一比,说一说,看看哪一种折法染出来年花纸最漂亮。
预期效果:能针对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讨论解决,提高学生语言归纳能力。
(5)大胆创作,探究质疑。
①在学会染纸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
②谈谈谁做得好,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索。
预期效果:学生能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
(6)收拾整理,全课总结。
①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教室环境。
②全课总结,请学生课后思考用染的方法还能做什么。
预期效果:学生能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并对课后作业产生兴趣。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用染的方法做蝴蝶结装饰衣服,制作伞包等,装点自己的生活。
把自己制作的染花纸当作小方巾送给妈妈,讲一句祝福妈妈的话。
板书设计:
漂亮的染花纸
折叠 上色 喷水 打开 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