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四节光的色散同步练习
1.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
2.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以说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是( )
A.激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钟表通过平面镜成像 D.在海面上方出现“海市蜃楼”
3.夜晚舞台上只用红色灯光照在穿白色上衣和蓝色裙子的女演员身上,观众看到这位女演员身上的颜色是( )
A.上衣和裙子都呈红色 B.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黑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4.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
5.如图A,验钞机是利用 来工作的;如图B,夜视仪是利用 来工作的。
6.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发出不同的 (填“红”或“紫”)外线来实现;同学们写字时的笔相当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
7.红外线具有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8.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梭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
9.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因此人们就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在人间建造的“鹊桥”﹣﹣﹣彩虹,请同学们通过对彩虹形成原因的了解,用喷雾器对着太阳光喷水,能否看到彩虹?在什么条件下能看到彩虹?
10.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中,古人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红的原因是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B.“常时掐去苗尖,勿要苗长高”﹣﹣摘除顶芽会使植物枝叶更茂盛,是因为顶芽的生长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空气(气体)和水(液体)都能传声
D.“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
11.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是因为( )
A.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B.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眼睛,黑字不反射光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光线进入眼睛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2.戴着绿色眼镜的人到商场买纸,则他看到的( )
A.只有绿、黑两种颜色的纸 B.只有白、绿、黑三种颜色的纸
C.有绿、黑、白、红四种颜色的纸 D.各种颜色的纸都有
13.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14.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电脑解码就是根据反射回来光的强弱分布规律来读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15.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16.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花儿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 绿光,红色的花朵只红光 (前两空均选填“吸收”或“反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七种色光,这是 现象。
17.小明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 色,看到的字是 色。在商场里选择布料时,特别是花布,为了看准颜色,要把布拿到 下观察,而不是在日光灯下观察。
18.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19.小明同学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2)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电视机遥控器能发出 线,验钞机能发出 线。
(3)如图乙所示,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4)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20.光的色散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最上面是 色光。
(2)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板,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如果(1)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 (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5)综合上述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6)一束红光照在香蕉上,我们看到的香蕉是 颜色。
21.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做光的 。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看不见光。请写出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种即可)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那么她应该把 放到C处。(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
22.校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目前已经有一批“大鼻子”校车投入使用,如图是结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大鼻子”校车所画出的简图。
(1)校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校车的颜色使用黄色,这是因为人眼对黄光比较敏感,请你另外再举出两条,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解释。
(2)说一说我们平时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说出一条即可)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四节光的色散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色光组成的。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激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能说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故B正确;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3.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2)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
【解答】解: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其他颜色物体反射与其相同的色光。当红色灯光照在白色上衣上时,白色上衣反射红色光,即看上去是红色;当红色灯光照在蓝色裙子上时,蓝色裙子将红色光吸收,没有色光反射,即看上去是黑色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白光中包括各种颜色的光,是复色光。
4.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①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组成。
②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③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
【解答】解:A、白光经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所以白光由各种色光合成,故A正确;
B、枝叶间的空隙很小,这些空隙可以看成是小孔,由于太阳光直线传播,通过小孔照在地面上形成光斑。这些圆形小光斑实际上是太阳通过枝叶间的小孔成的像。故B正确;
C、光年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故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故C错误;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等。难度不大,基础性强,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才行。
5.
【分析】(1)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2)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解答】解:
紫外线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紫外线;红外线。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要根据实例进行解释。
6.
【分析】(1)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穿透力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根据杠杆的特点及力臂的关系可判断杠杆的类型。
(3)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只要是凸透镜,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都是相同的;露珠是一个凸透镜,露珠看叶脉跟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解答】解:
(1)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
(2)写字时,笔杆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都在手指上,二者距离较近,而阻力作用点是笔端,距离支点较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相当于费力杠杆;
(3)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红;费力;放大镜。
【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外线的应用、杠杆的判定、凸透镜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7.
【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用来取暖,例如浴室内的红外线取暖灯。
紫外线可以用来验钞,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所以使用范围也就不同。
B超是利用超声来进行工作的。
【解答】解: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响尾蛇就是通过这一特点来跟踪食物,进行捕食。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验钞机。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和红外线、紫外线无关。
故答案为:热,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要了解它们的具体应用。
8.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其它光被吸收。
【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是光发生了折射;
(2)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在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绿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绿色光带;我们能看到绿色。因为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红光;绿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光的色散现象,难度不大,属于常见题。
9.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雨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滴,如同三棱镜,使得阳光发生了色散,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答: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在水滴中发生折射时产生的,一般在阵雨之后,空气中水汽很足且阳光很好的时候才能看见彩虹。
用喷雾器对着太阳光喷水,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型的小水滴,造成色散而成彩虹,因此用喷雾器对着太阳光喷水不能看到彩虹;
背对着太阳,且喷雾器喷出的水能形成水雾的情况下即可看到彩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产生的自然现象,学习物理一定要密切的联系生活;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10.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因此顶芽优先生长;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
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故A正确;
B、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因此顶芽优先生长,故B正确;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故C正确;
D、“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说的是青蛙之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需要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现在中考的热点。
11.
【分析】自然光是太阳光,是白光。
白纸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
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解答】解:(1)自然光是白光,白光射到印有黑字的白纸书上。
白纸反射光,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眼睛看到白纸。
黑色字吸收所有的光,不反射任何光线,没有光线进入人眼睛,眼睛不能看到黑字。
(2)白纸和黑字都不能发射光线。
故选:B。
【点评】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
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
彩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色光。
12.
【分析】太阳光是白光,白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是复色光。
白色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解答】解:白纸能反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是白光,包括所有的色光,所以太阳光照射到白纸上,白纸反射的绿光能透过绿色的镜片,其它的六种色光都被绿色的镜片吸收。所以人看的白纸是绿色的;
绿纸反射的绿光能透过绿色的镜片。所以人看的绿纸是绿色的;
白纸和绿纸以外的其他纸张反射的色光都会被绿色眼镜反射或吸收,所以他看到的是黑色的纸。
故选:A。
【点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所能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知道并理解上述知识是解题关键。
13.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解:白花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因为红花只反射红色,所以墨镜的镜片只让红光通过,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红色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光的颜色决定的。
14.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及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分析。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解答】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吸收;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以及物体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是一道基础题。
15.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而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解答】解:上身穿白色上衣,白色上衣能反射所有光色,红光照射时,反射红光,所有看到的演员的上身的衣服是红色;下面穿蓝色裙子,蓝色的裙子只能反射蓝光,用红光照射时,红光被吸收,所以看到的黑色。
故答案为:红;黑。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白光中包括各种颜色的光,是复色光。
16.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
(2)有颜色的物体只反射该颜色的光,其它光将被吸收;
(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
【解答】解:(1)不透明的树叶只能反射绿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树叶都是绿色的;
(2)红色上衣只反射红光;
(3)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分解为七种色光。
故答案为:反射;反射;光的色散。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不透明物体能反射与它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与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被物体吸收,以及光的色散,是一道基础题。
17.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不反射色光就是黑色。太阳光是复色光。
【解答】解: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它就反射红光;蓝字只能反射蓝色光,红光照上不反射,所以字是黑色的。
因为太阳光是复色光,包含各种颜色的光,所以在商场里选择布料时,特别是花布,为了看准颜色,要把布拿到太阳光下观察,而不是在日光灯下观察。
故答案为:红;黑;太阳光。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物体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
18.
【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据此画图。
【解答】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折射后上端处为红光,下端处是紫光。根据折射规律画出大致的光路,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和色散的理解,从中发现,可见光是复色光,同时得出在介质中,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
19.
【分析】(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大小为3×108m/s;
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
(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3)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4)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大小为3×108m/s,即每秒可传播3×108m;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红光屏只能反射红光,则我们将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2)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3)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此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4)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1)3×108;不能;(2)红外;紫外;(3)蓝;(4)漫。
【点评】本题考查光速、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光的反射等,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
20.
【分析】(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3)(4)(5)(6)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白色的,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黑色的。
【解答】解:(1)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最上面是红色光。
(2)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说明该玻璃是无色透明的;
(3)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红玻璃是透明的,只透过红光,所以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
(4)绿纸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会观察到只有绿光照射的位置是绿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因此如果(1)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将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6)一束红光照在香蕉上,香蕉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不反射红光,吸收红光,故我们看到的香蕉是黑颜色的。
故答案为:(1)红;(2)无色透明;(3)红;(4)不能;(5)透过的色光;反射的色光;(6)黑。
【点评】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明确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彩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
21.
【分析】(1)(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
(2)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
(3)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都是红外线的应用
(4)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使用紫外线来鉴别钞票和商标的真假。
【解答】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复色光;
(3)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红外取暖器利用了这一特点;
(4)在紫光之外有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100元纸币放到C处来证明C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
故答案为:(1)色散;牛顿;(2)不是;(3)红外取暖器;(4)100元纸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要了解它们的具体应用。
22.
【分析】(1)可从安全带的使用、座椅宽大柔软、观后镜使用凸面镜、严谨超载、限制车高、
及时更换轮胎等方面提出并解答问题;
(2)根据交通常识提出应怎样遵守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