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密度及其测量 密度的应用
一、密度
1.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 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的公式是 。www-2-1-cnjy-com
2.密度的主单位是 ,符号是 。适用单位是 ,符号是 。
1g/cm3= kg/m3 。
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用天平测量 m,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 V。利用公式 计算密度。2-1-c-n-j-y
4.测量液体的体积可以用 或量杯。实验室量筒的单位是:毫升,符号是 。
1毫升= 厘米3,即1mL= cm3。读数时,视线与量筒液面 。
5.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可以根据 来鉴别物质。如果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如颜色、 、硬度、电学特性等进一步鉴别。
6.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 m;(2)在量筒中倒入 的水,测量体积V1;(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慢慢进入量筒的水中,测出小石块和水的总 V2 。则小石块的密度ρ= 。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测出盛盐水烧杯的 m1;(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 量筒中,测量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 m2 。则盐水的密度ρ= 。
三、密度的应用
8.密度公式的应用:(1)ρ= ,测量密度鉴别物质。(2)质量m= 计算物体的质量。(3)体积V= 计算物体的体积。
9.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在常见物质中,气体热胀冷缩最 ,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一般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水在4℃时密度 ,这个现象叫做水的反常 。
10.测出某种物体的密度,就可以鉴别该物体 是由什么物质做的。银饰品深受人们喜爱,但银饰品除银之外,还可能有铜、镍等。测量密度可以对其是否为纯银做出初步判断。酒精和煤油的都是液体,密度 。但通过 可以区分它们。要准确地鉴别物质,需要多种方法 。
1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通过对 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它的种类及经济价值。鉴定牛奶、酒的品质,农业选种要配置 等。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 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 。
12.我们生活用品是由各种制成的。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除不同外,材料的导电性、磁性、 性、硬度、延展性也不同。人们利用材料的 点,设计出所需的物品。人们将 、 、 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又是 和信息的基础。
考点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例1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解析】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5g+2.2g=27.2g;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是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是40mL,所以石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小石块的密度:。【答案】27.0、10.0、2.7。
【点评】本题是测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要注意读数时先明确分度值。
【变式跟进2】(2018?遵义)某课外活动小组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横梁平衡,调节平衡后,先用天平测出盖上盖子的空玻璃瓶质量为28g,然后装满水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78g,把水倒掉将玻璃瓶内外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68.5g,则被测液体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考点二:密度的应用
例2 (2018?滨州)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解析】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正确;B、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故A点为0℃,故C错误;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在0~4℃范围内,热缩冷胀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变式跟进2】(2018?邹城市一模)下表中是四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其中三个是由同种金属制成,另一个是由不同金属制成的,分析数据可判断出与众不同的金属块是( )
金属块
体积V/cm3
质量m/g
A
4
31.6
B
5
44.5
C
10
79
D
12
94.8
A.A B.B C.C D.D
一.选择题
1.(2016?武汉)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g/cm3
2.(2017?莱芜)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讨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下列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②⑤⑥① D.③④②⑥
3.(2018?邵阳)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4.(2017?湘潭)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密度小 B.体积小 C.硬度小 D.弹性小
5.(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6.(2017?广州)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7.(2018?怀化)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比热容小 D.导热性能好
8.(2016?咸宁)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液体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9.(2017?巴彦淖尔)质量为m1的液体甲与质量为m2的液体乙相混合,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
A.(ρ1+ρ2) B. C. D.
二.填空题
10.(2017?百色)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的虚线________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________mL。
11.(2018?盐城)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2.(2018?盘锦)小智测酸奶的密度,用天平测出酸奶与盒子的总质量是102.8g,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测量剩余酸奶与盒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酸奶的质量是________g,酸奶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3.(2017?攀枝花)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______。(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14.(2016?盘锦)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聚集在房间的________方。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8?长春)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g。
(4)经计算求得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6.(2018?东营)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
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
(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
(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17.(2018?锦州)小亮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石块的密度。
(1)把石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把它浸没在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以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小亮到海边去玩,拾到一个漂亮的贝壳。回家之后,他想知道贝壳的密度,于是找来一个柱形玻璃杯、一把刻度尺、一个小果冻盒。小亮进行了以下操作,测出了贝壳的密度(贝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请补全实验步骤并写出表达式。
①在杯中装上适量的水,把空的果冻盒放在水中,使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水面的高度h1;
②再把贝壳放在果冻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贝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8.(2018?青海)小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知识后,想知道自己收藏的一块小石头的密度值,于是在征求老师同意后和小华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需要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
(2)把细线拴在石头上,先用量筒测出了石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石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再把石头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g。
(4)这块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这样测出的石头的密度值会偏________(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
19.(2016?莆田)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质量分别为3g、24g、54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
一.选择题
1.(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
C.量取12mL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
D.将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准确滴加液体至刻度线
2.(2018?兰山区一模)为了测量某玻璃砖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玻璃砖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甲图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玻璃砖的体积如乙图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玻璃砖的质量为45.4g B.玻璃砖的体积为90ml
C.玻璃砖的密度为2.27×103kg/m3 D.玻璃砖的密度为2.45g/cm3
3.(2018?滕州市校级二模)某同学在测盐水的密度时,先测了空烧杯的质量,然后装入一些盐水测出总质量,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然后计算量筒中盐水的密度,下列探究反思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不准确
B.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不准确
C.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大
D.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小
4.(2018?新乡一模)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如图所示,它的每个叶片长62m,它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将近两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较低的熔点 C.尽量小的密度 D.较好的吸热性
5.(2018?合肥一模)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C.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6.(2018?南平模拟)如图所示,是在2018年冬奥会闭幕式上进行“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的滑冰熊猫木偶,它主要用碳纤维材料制作,高达2.35m,但质量仅有10kg,这是因为碳纤维的( )
A.导电性好 B.导热性好 C.硬度大 D.密度小
二.填空题
7.(2018?邗江区校级三模)如图甲,用该量筒________(“能”或“不能”)鉴别一个质量为2.1g的银币(ρ银=10.5g/cm3)。小明测量大米密度时,发现米粒装入量筒测体积时,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1g,又测出60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__g,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8.(2018?射阳县一模)小月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她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如图甲所示的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9.(2017?长春一模)一种钢罐的内表面要压接一层薄铝片。工程师们先将铝片装在钢罐内,让铝片紧贴钢罐内表面,然后将罐注满水,密封冷冻,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冰,质量不变,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冰的挤压下,铝片和钢罐就被接在一起了。
10.(2018?南岗区模拟)晓彤查找资料,搜集到几种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现有甲、乙两种物质,测得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甲)15cm3,290g;(乙)5.4cm3,48g。则甲物质是________,乙物质是________。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干松木
0.5×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金刚石
3.5×103
混凝土
2.2×103
金
19.3×103
三.实验探究题
11.(2018?新泰市校级模拟)小明利用刻度尺、塑料碗、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块铁矿石的密度。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1)在圆柱形玻璃筒中放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碗漂浮在水面,记下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
12.(2018?磴口县校级三模)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________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没有天平),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下面是乙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并写出表达式。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金属块、细线、水、烧杯
主要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3.(2018?宜宾二模)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发电站开发中的最末一个电站,在大坝修建中要用到大量碎石子。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4.(2018?浉河区校级模拟)小明想知道自己喝的牛奶和身边一蜡块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保留两位小数)
(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实验结束后,他们想借助弹簧测力计测量蜡块的密度(ρ蜡<ρ水),
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甲,蜡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下方,只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c、如图丙,将铁块和蜡块均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d、该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蜡块=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5.(2018?达州二模)小明想知道自己喝的牛奶与身边一木块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2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在测量木块密度时,老师告诉小明不用天平和量筒,只用一把刻度尺、一个直柱形容器、牙签和水也能测出物质的密度,小明和小华讨论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①在直柱形容器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容器中此时水的深度h1。
②将木块轻轻放入水中,使木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容器中此时水的深度h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出容器中此时水的深度h3。
④则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6.(2018?江岸区校级模拟)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
C.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由实验测得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7.(2018?泉州模拟)小丽测量自制茶油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上,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120g。将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的茶油的体积如图2中的甲所示,是________cm3;在用天平测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图2中的乙所示,是________g,则所测量的茶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计算结果请保留两位小数)。
四.计算题
18.(2018?宝山区一模)十块相同的纪念币的总质量为6.25×10﹣2千克,总体积为6.7×10﹣6米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些纪念币是否是纯铜制成的。(已知铜的密度 ρ铜=8.9×103千克/米3)
4.3 密度及其测量 密度的应用
一、密度
1.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 质量 与它的体积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 ρ 表示。密度的公式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密度的主单位是 千克/米3 ,符号是 kg/m3 。适用单位是 克/厘米3 ,符号是 g/cm3 。21·世纪*教育网
1g/cm3= 103 kg/m3 。
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用天平测量 质量 m,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液体 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 体积 V。利用公式计算密度。www-2-1-cnjy-com
4.测量液体的体积可以用 量筒 或量杯。实验室量筒的单位是:毫升,符号是 mL 。
1毫升= 1 厘米3,即1mL= 1 cm3。读数时,视线与量筒液面 相平 。
5.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不同 ,可以根据 密度 来鉴别物质。如果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如颜色、 气味 、硬度、电学特性等进一步鉴别。
6.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 质量 m;(2)在量筒中倒入 适量 的水,测量体积V1;(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慢慢进入量筒的水中,测出小石块和水的总 体积 V2 。则小石块的密度ρ=。2·1·c·n·j·y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测出盛盐水烧杯的 质量 m1;(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 适量 量筒中,测量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 质量 m2 。则盐水的密度ρ=。
三、密度的应用
8.密度公式的应用:(1)ρ=,测量密度鉴别物质。(2)质量m= ρV 计算物体的质量。(3)体积V= 计算物体的体积。
9.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在常见物质中,气体热胀冷缩最 显著 ,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最大 。一般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较小 。水在4℃时密度 最大 ,这个现象叫做水的反常 膨胀 。
10.测出某种物体的密度,就可以鉴别该物体 可能 是由什么物质做的。银饰品深受人们喜爱,但银饰品除银之外,还可能有铜、镍等。测量密度可以对其是否为纯银做出初步判断。酒精和煤油的都是液体,密度 相等 。但通过 气味 可以区分它们。要准确地鉴别物质,需要多种方法 并用 。
1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密度 。通过对 样品 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它的种类及经济价值。鉴定牛奶、酒的品质,农业选种要配置 盐水 等。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 低 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 材料 。
12.我们生活用品是由各种制成的。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除不同外,材料的导电性、磁性、 弹 性、硬度、延展性也不同。人们利用材料的 优 点,设计出所需的物品。人们将 信息 、 能源 、 材料 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材料 又是 能源 和信息的基础。
考点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例1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解析】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5g+2.2g=27.2g;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是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是40mL,所以石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小石块的密度:。【答案】27.0、10.0、2.7。
【点评】本题是测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要注意读数时先明确分度值。
【变式跟进2】(2018?遵义)某课外活动小组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横梁平衡,调节平衡后,先用天平测出盖上盖子的空玻璃瓶质量为28g,然后装满水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78g,把水倒掉将玻璃瓶内外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68.5g,则被测液体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边调节,使横梁平衡;(2)空玻璃瓶质量为28g,装满水总质量为78g,所以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78g-28g=50g,装满待测液体总质量为68.5g,所以装满液体时液体的质量m液=68.5g-28g=40.5g,液体和水的体积相等,即:V液=V水,由密度公式有:,所以液体密度:。
【答案】右;0.81×103。
【点评】本题是关于液体密度测量,考查了天平的使用以及密度的计算,关键是明确瓶中装满水和液体时的体积相等。
考点二:密度的应用
例2 (2018?滨州)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解析】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正确;B、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故A点为0℃,故C错误;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在0~4℃范围内,热缩冷胀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变式跟进2】(2018?邹城市一模)下表中是四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其中三个是由同种金属制成,另一个是由不同金属制成的,分析数据可判断出与众不同的金属块是( )
金属块
体积V/cm3
质量m/g
A
4
31.6
B
5
44.5
C
10
79
D
12
94.8
A.A B.B C.C D.D
【解析】A的密度:,B的密度:,C的密度:,D的密度:,比较可知,与众不同的金属块是B,故选:B。
【答案】B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16?武汉)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g/cm3
【解析】(1)由图甲知,物体的质量m=20g+10g+5g+4g=39g;故A错误;
(2)由图乙知,水的体积为25ml,由图乙右图知,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30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30ml﹣25ml=5mL=0.005L,故B错误;(3)金属块的密度:ρ===7.8g/cm3=7.8×103kg/m3.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是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主要考查了天平读数及量筒的读数和密度的计算,都属于基础性的知识。
2.(2017?莱芜)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讨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下列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②⑤⑥① D.③④②⑥
【解析】若将烧杯内盐水全部倒入量筒时,烧杯壁上沾有盐水,使测出的盐水体积偏小,可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量筒测体积,再测剩下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两次质量差即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再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大小。所以合理的步骤和顺序为:②③④⑥。故选B。
【答案】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密度的测量中实验操作步骤问题,关键是要尽量减小实验中误差。
3.(2018?邵阳)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解析】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故选A。【答案】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4.(2017?湘潭)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密度小 B.体积小 C.硬度小 D.弹性小
【解析】 “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由m=ρV可知,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以“碳海绵”为内容,考查了密度的特性及应用,难度不大。
5.(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解析】温度升高,煤油受热体积膨胀,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减小,根据G=mg知重力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需要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知道质量、密度及重力的概念。
6.(2017?广州)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解析】A、由图知液体在4℃时,密度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B、由图知温度升高,其体积增大,其密度减小,故B错误;C,由图知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故C正确;D、由图知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点评】正确看清图意,是解题的关键。
7.(2018?怀化)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比热容小 D.导热性能好
【解析】由题知,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也就是说它的体积很大,质量很小,根据ρ=可知,材料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它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的性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答案】B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性,常用来鉴别物质,解答本题时需要紧扣题目中“大熊猫”高度大,质量小的特点进行分析。
8.(2016?咸宁)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液体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解析】A、钨丝做灯丝是利用钨丝的熔点比较高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液体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是利用单位质量该燃料放出的热量多,与密度无关,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利用了塑料绝缘性强的特点,可以保证用电安全,不符合题意;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最中倒塌的“墙壁”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质量小,对人的伤害小。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点评】生活中认真观察,要对观察到的问题多提为什么,这些为什么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解决问题。
9.(2017?巴彦淖尔)质量为m1的液体甲与质量为m2的液体乙相混合,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
A.(ρ1+ρ2) B. C. D.
【解析】由ρ=可得,混合液的体积:V=V1+V2=+=,
混合液的质量:m=m1+m2,则混合液的密度:ρ===。
故选B。
二.填空题
10.(2017?百色)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的虚线________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________mL。
【解析】量筒的用途是量取液体的体积,使用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的方向正确,由图示可知液体体积是60mL。
【答案】b;60。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熟记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11.(2018?盐城)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解析】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其示数为1g,石块的质量为20g+5g+1g=26g;
石块的体积V=10cm3,所以石块的密度ρ===2.6g/cm3=2.6×103kg/m3。
【答案】水平;26;2.6×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基本调节与使用方法,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
12.(2018?盘锦)小智测酸奶的密度,用天平测出酸奶与盒子的总质量是102.8g,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测量剩余酸奶与盒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酸奶的质量是________g,酸奶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解析】由甲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所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mL=40cm3,
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剩余酸奶与盒子的总质量m总=50g+5g+1.4g=56.4g,
所以倒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m=102.8g﹣56.4g=46.4g,
酸奶的密度:ρ===1.16g/cm3=1.16×103kg/m3。
【答案】46.4;1.16×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用天平和量筒来测液体的密度,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方法,正确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是关键。
13.(2017?攀枝花)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______。(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解析】冬天气温低于0℃时,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公式ρ=可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这样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使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房间变暖和起来。
【答案】小;小。
【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是一道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好题。
14.(2016?盘锦)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聚集在房间的________方。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变大;变小;上。
【点评】此题通过建筑物内部起火人如何正确逃生考查了物质的体积、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8?长春)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g。
(4)经计算求得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解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由图甲的操作知,图中用手直接拿砝码,容易使砝码生锈,使得砝码质量偏大;
(3)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为:m=100g+20g+10g+5g+1g=136g
(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0ml,所以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0cm3。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m=160g﹣136g=24g;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
【答案】(1)右;(2)用手拿砝码;(3)136;(4)0.8。
【点评】此题是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首先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ρ=,要会使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16.(2018?东营)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
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
(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
(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解析】(1)要测量液体的密度,正确的过程是: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所以正确的实验顺序是BCAD,
(2)待测液体的质量m=m1﹣m2,液体密度ρ==。
(3)由图知,加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则应取小该砝码,并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4)所测液体的体积准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导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偏小。
(5)①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1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③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剩余液体的体积V2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⑤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答案】(1)BCAD;(2)ρ=。(3)取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达到平衡(2分)
(4)所测液体的体积准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导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偏小。(5)①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1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③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剩余液体的体积V2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⑤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点评】用天平和量筒来测液体的密度,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方法,同时考查液体密度的几种测量方案,使学生明确烧杯壁粘液体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从而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是一好题。
17.(2018?锦州)小亮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石块的密度。
(1)把石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把它浸没在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以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小亮到海边去玩,拾到一个漂亮的贝壳。回家之后,他想知道贝壳的密度,于是找来一个柱形玻璃杯、一把刻度尺、一个小果冻盒。小亮进行了以下操作,测出了贝壳的密度(贝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请补全实验步骤并写出表达式。
①在杯中装上适量的水,把空的果冻盒放在水中,使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水面的高度h1;
②再把贝壳放在果冻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贝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解析】(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的和,即m=20g+20g+3g=43g。小石块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m3,
小石块的密度为:ρ===2.15g/cm3=2.15×103kg/m3;
(4)用柱形玻璃杯、刻度尺、小果冻盒测量贝壳密度的步骤:
①在杯中装上适量的水,把空的果冻盒放在水中,使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水面的高度h1;
②再把贝壳放在果冻盒内,使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水面的高度h2;
③再把贝壳放在玻璃杯内,使其沉底,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水面的高度h3;
设杯子的底面积为S,根据①②知,G贝壳=ρ水gS(h2h1)
则m贝壳===ρ水S(h2﹣h1)
根据①③知,则贝壳的体积为V=S(h3﹣h1),
贝壳的密度为:ρ===?ρ水
【答案】(1)43;20;2.15×103;(2)②使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水面的高度h2;③再把贝壳放在玻璃杯内,使其沉底,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水面的高度h3;
④?ρ水。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固体密度的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是初中很重要的内容,并且试题中经常出现,一定要掌握。
18.(2018?青海)小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知识后,想知道自己收藏的一块小石头的密度值,于是在征求老师同意后和小华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需要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
(2)把细线拴在石头上,先用量筒测出了石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石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再把石头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g。
(4)这块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这样测出的石头的密度值会偏________(填大”或“小”)。
【解析】(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因为指针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由图乙知,石头的体积为V=80ml﹣50ml=30ml=30cm3;(3)由图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头的质量为m=50g+20g+10g+1g=81g;(4)石头的密度为:ρ===2.7g/cm3=2.7×103kg/m3;实验时应先测质量,若先测体积,由于小石头上会沾有水而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据公式ρ=可知,此时测得的密度会偏大。
【答案】(1)右;(2)30;(3)81;(4)2.7×103;大。
【点评】测固体的密度首先会使用天平,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四.计算题
19.(2016?莆田)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质量分别为3g、24g、54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
【解析】正方体的体积V=a3,a是正方体的变长;
各正方体的密度:ρ1===3g/cm3,ρ2===3g/cm3,ρ3===2g/cm3,因边长为3cm的正方体密度最小,所以,边长为3cm的正方体是空心的。
【答案】边长为3cm的正方体是空心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与空心、实心的判断;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小于物质的密度时,物体就是空心的。
一.选择题
1.(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
C.量取12mL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
D.将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准确滴加液体至刻度线
【解析】A、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这样容易造成量取不准确,也不符合实验操作要求,故A错误;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对应的刻度偏上,即实际取水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C、量取12mL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这样更准确,故C错误;D、量筒量取液体时要以实际为准,不能为了凑整数而将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准确滴加液体至刻度线,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点评】量筒是物理和化学中的基本测量仪器之一,其使用方法是我们应该熟知的,难度不大。
2.(2018?兰山区一模)为了测量某玻璃砖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玻璃砖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甲图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玻璃砖的体积如乙图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玻璃砖的质量为45.4g B.玻璃砖的体积为90ml
C.玻璃砖的密度为2.27×103kg/m3 D.玻璃砖的密度为2.45g/cm3
【解析】(1)图甲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玻璃砖的质量m=20g+20g+5g+4g=49g,故A错误;(2)图乙量筒的分度值为10mL,水的体积V水=70cm3,玻璃砖和水的总体积V总=90mL;则玻璃砖的体积V=V总﹣V水=90mL﹣70mL=20mL=20cm3,故B错误;(3)玻璃砖的密度ρ===2.45g/cm3=2.45×103kg/m3,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实验是实验室测固体密度的基本实验方法,主要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规则与读数方法,以及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等,难度不大。
3.(2018?滕州市校级二模)某同学在测盐水的密度时,先测了空烧杯的质量,然后装入一些盐水测出总质量,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然后计算量筒中盐水的密度,下列探究反思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不准确
B.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不准确
C.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大
D.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小
【解析】在测量盐水的质量环节没有问题,但在测量盐水的体积时,烧杯中的盐水不可能一滴不剩的倒入量筒中,肯定会有部分盐水粘在烧杯内壁,导致体积测量值偏小,因此密度测量值变大。故选C。
【答案】C
【点评】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中,要注意实验操作中液体的残留问题,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4.(2018?新乡一模)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如图所示,它的每个叶片长62m,它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将近两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较低的熔点 C.尽量小的密度 D.较好的吸热性
【解析】因为叶片质量小有利于转动,在体积一定时,密度小的物质,其质量小,所以叶片在选材时,既要选择牢固、硬度大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密度小的物质,其重力也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点评】此题是考查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2018?合肥一模)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C.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解析】A、由图知液体在4℃时,密度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B、由图知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故B正确;C,由图知0℃~4℃温度升高,其体积减小,其密度增大,温度高于4℃温度升高,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故C错误;D、由图知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点评】正确看清图意,是解题的关键。
6.(2018?南平模拟)如图所示,是在2018年冬奥会闭幕式上进行“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的滑冰熊猫木偶,它主要用碳纤维材料制作,高达2.35m,但质量仅有10kg,这是因为碳纤维的( )
A.导电性好 B.导热性好 C.硬度大 D.密度小
【解析】滑冰熊猫木偶主要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由“高达2.35m,但质量仅有10kg”知,此木偶的体积虽然较大,但质量不大,由公式ρ=知,碳纤维的密度小。故选D。
【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物质物理属性及其应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二.填空题
7.(2018?邗江区校级三模)如图甲,用该量筒________(“能”或“不能”)鉴别一个质量为2.1g的银币(ρ银=10.5g/cm3)。小明测量大米密度时,发现米粒装入量筒测体积时,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1g,又测出60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__g,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解析】(1)由ρ=可得银币的体积:V币===0.2cm3=0.2mL;由图甲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银币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所以用量筒测量银币的体积时,不能准确测出银币的体积,也就无法得出准确的密度值,所以用该量筒不能鉴别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2)测大米体积时,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则测得大米的体积会变大,大米的质量不变,由ρ=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
(3)由图知,砝码的总质量是150g,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是1g,所以此时测得的总质量为:150g+1g=151g;装满水后瓶子的总质量m=141g,大米质量m1=60g,
则它们的总质量m2=141g+36g=177g,当把大米放入瓶子中时,水会被排出一部分,此时它们的总质量为m3=151g,则溢出水的质量:m溢水=m2﹣m3=177g﹣151g=26g;则溢出水的体积为V溢水===26cm3;
而大米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则大米的密度:ρ大米==≈2.3g/cm3=2.3×103kg/m3;
【答案】不能;小;151;2.3×103。
【点评】此题中因为大米的体积不好直接测量,因此用到间接测量法。本题测量颗粒的体积,体现的是一种探究实验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属于等效替代。同时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
8.(2018?射阳县一模)小月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她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如图甲所示的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解析】图乙中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30cm3;读图可知,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20g+5g+2g=47g;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80g﹣47g=33g,盐水的密度ρ===1.1×103kg/m3。
【答案】30;33;1.1×103。
【点评】此题中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等。
9.(2017?长春一模)一种钢罐的内表面要压接一层薄铝片。工程师们先将铝片装在钢罐内,让铝片紧贴钢罐内表面,然后将罐注满水,密封冷冻,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冰,质量不变,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冰的挤压下,铝片和钢罐就被接在一起了。
【解析】水变成冰的过程是凝固过程;当水变成冰时,质量m不变,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V=可知,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在冰的挤压下,铝片和钢罐就被接在一起了。
【答案】凝固;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对凝固现象的了解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但由于密度改变导致体积变化。
10.(2018?南岗区模拟)晓彤查找资料,搜集到几种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现有甲、乙两种物质,测得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甲)15cm3,290g;(乙)5.4cm3,48g。则甲物质是________,乙物质是________。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干松木
0.5×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金刚石
3.5×103
混凝土
2.2×103
金
19.3×103
【解析】甲的密度:ρ甲===19.3g/cm3=19.3×103 kg/m3,乙的密度:ρ乙==≈8.9g/cm3=8.9×103 kg/m3;
由密度表可知,甲物质是金;乙物质是铜。
【答案】金;铜。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方法、物质的鉴别方法,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1g/cm3=1×103 kg/m3,属于基础题目。
三.实验探究题
11.(2018?新泰市校级模拟)小明利用刻度尺、塑料碗、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块铁矿石的密度。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1)在圆柱形玻璃筒中放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碗漂浮在水面,记下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玻璃筒内放入适量水,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2)将铁矿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铁矿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设玻璃筒的底面积为S,两次深度之差与底面积的乘积就是铁矿石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已知水的密度和铁矿石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据漂浮条件可知,两次排开水的质量增加量,也就是铁矿石的质量,故可得铁矿石的质量m=ρ水S(h2﹣h1);(3)将铁矿石从塑料碗中取出,将塑料碗中的铁矿石放入玻璃筒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3,并记录数据;则铁矿石的体积V=S(h3﹣h1)。铁矿石的密度ρ石===ρ水。
【答案】(2)将铁矿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铁矿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3)将铁矿石从塑料碗中取出,将塑料碗中的铁矿石放入玻璃筒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3;ρ水。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利用现有的器材求出铁矿石的质量,这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充分利用了漂浮的知识,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方法。
12.(2018?磴口县校级三模)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________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没有天平),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下面是乙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并写出表达式。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金属块、细线、水、烧杯
主要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解析】(1)②量筒每一个大格代表10ml,每一个小格代表1ml,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是40ml,水的体积是20ml,所以金属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③a.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上。
b.如图横梁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天平平衡。
c.金属块的质量:m=100g+50g+5g+2.8g=157.8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ρ===7.89g/cm3=7.89×103kg/m3。
由于先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然后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上会沾有一些水,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所以金属块密度测量值偏大。(2)主要实验步骤:①用细线把金属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的重力G;②烧杯中倒入适量被测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③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分析:金属块在被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G﹣F1=ρVg,所以V=,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G﹣F2=ρ水Vg,所以V=,因为金属块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和浸没中水中的体积相等,所以,=,所以,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ρ水。
【答案】(1)40;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右;157.8;7.89×103;偏大;(2)用细线把金属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的重力G; ρ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这两个实验都是初中最重要的实验,尤其缺少天平或缺少量筒,给实验带来很大的难度。
13.(2018?宜宾二模)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发电站开发中的最末一个电站,在大坝修建中要用到大量碎石子。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解析】(1)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左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石子的质量m=20g+10g+5g+3.4g=38.4g;(3)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子的体积为45ml,所以石子的体积为V=45ml﹣30ml=15ml=15cm3;
ρ===2.56g/cm3=2.56×103kg/m3。
【答案】(1)左; (2)38.4; 2.56×103。
【点评】此题是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考查了有关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特别是注意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4.(2018?浉河区校级模拟)小明想知道自己喝的牛奶和身边一蜡块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保留两位小数)
(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实验结束后,他们想借助弹簧测力计测量蜡块的密度(ρ蜡<ρ水),
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甲,蜡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下方,只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c、如图丙,将铁块和蜡块均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d、该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蜡块=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解析】(1)调节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由图甲所示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牛奶的质量m=62g﹣20.8g=41.2g,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牛奶的体积:V=30ml=30cm3,牛奶的密度:ρ===1.37g/cm3=1.37×103kg/m3。(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牛奶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4)因为G=mg,所以蜡块的质量为m==;蜡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水=F2﹣F3,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水==,蜡块的体积为V=V排水====,所以蜡块的密度为ρ===?ρ水;
【答案】(1)零刻度线;(2)左;41.2;1.37×103;(3)偏大;(4)?ρ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金属块没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自身的体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4)小题用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木块的质量,这是本题的关键。
15.(2018?达州二模)小明想知道自己喝的牛奶与身边一木块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2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在测量木块密度时,老师告诉小明不用天平和量筒,只用一把刻度尺、一个直柱形容器、牙签和水也能测出物质的密度,小明和小华讨论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①在直柱形容器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容器中此时水的深度h1。
②将木块轻轻放入水中,使木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容器中此时水的深度h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出容器中此时水的深度h3。
④则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解析】(1)调节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由图甲所示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牛奶的质量m=62g﹣17.2g=44.8g,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牛奶的体积:V=40ml=40cm3,牛奶的密度:ρ===1.1g/cm3=1.1×103kg/m3。(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牛奶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4)①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1。②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③用牙签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3;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G=F浮=ρ水gV排,设烧杯的底面积为S,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2﹣h1),所以G=F浮=ρ水gS(h2﹣h1),木块的质量:m==ρ水S(h2﹣h1),当木块压入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h3,小木块的体积为:V=S(h3﹣h1)小木块的密度:ρ木块==?ρ水;
【答案】(1)左;(2)44.8;1.1×103;(3)偏大;(4)③用牙签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④?ρ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金属块没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自身的体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4)小题用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木块的质量,这是本题的关键。
16.(2018?江岸区校级模拟)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向 左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
C.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由实验测得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解析】(1)图甲中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大,因此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2)实验中应先测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再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体积,再测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因此正确操作步骤顺序为C、B、A;(3)读图乙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50g+20g+10g+2.4g=82.4g,m1=20g+10g+5g+2.4g=37.4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cm3,盐水的密度:ρ===1.125×103kg/m3。
【答案】(1)左;(2)C、B、A;(3)1.125×103。
【点评】实验中考查了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等,对实验步骤的正确把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应通过对步骤的理解学会选择最优化的设计,既要使操作简便也要尽量减小误差。
17.(2018?泉州模拟)小丽测量自制茶油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上,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120g。将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的茶油的体积如图2中的甲所示,是________cm3;在用天平测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图2中的乙所示,是________g,则所测量的茶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计算结果请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即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在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由图知,量筒分度值为2ml=2cm3,液体体积为60ml=60cm3,砝码质量:50g+10g,游码刻度2g,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共为:50g+10g+2g=62g;根据题意,量筒里茶油的质量是:m=120g﹣62g=58g。由图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V=60cm3,则茶油的密度:ρ==≈0.97g∕cm3=0.97×103kg∕m3。
【答案】(1)右; (2)60;58;0.97×103。
【点评】测量密度的实验题是常规性实验题,要掌握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及密度的计算公式。
四.计算题
18.(2018?宝山区一模)十块相同的纪念币的总质量为6.25×10﹣2千克,总体积为6.7×10﹣6米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些纪念币是否是纯铜制成的。(已知铜的密度 ρ铜=8.9×103千克/米3)
【解析】纪念币的密度:ρ==≈9.33×103kg/m3≠ρ铜,
所以,这些纪念币不是纯铜制成的。
【答案】这些纪念币不是纯铜制成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的计算,首先要掌握密度公式:ρ=,并且要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并且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