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名校作业(新版)新人教版(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名校作业(新版)新人教版(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0-31 15:44:05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
图1-1-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________。
读图,完成1~2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  )
A.加加林从太空看地球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美国人登月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能确证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天圆地方 B.日食
C.太阳和月亮 D.卫星照片
知识点 2 地球的大小
图1-1-2
1.在方框内填注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
2.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实际形状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5.1亿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为40000平方千米
4.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布料不少于(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6371平方千米 D.4万平方千米
知识点 3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图1-1-3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北极、南极、地轴。
2.用红色笔描画出两条纬线。
3.用蓝色笔描画出两条经线。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地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6.在地球上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称(  )
A.北极 B.地轴 C.经线 D.南极
能力提高
1.读图1-1-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图1-1-4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2.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明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远处的事物无法看清;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请判断其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试验”与玩拨浪鼓很类似。这个试验能说明(  )
图1-1-5
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
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正在向正圆球体演化
4.在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是指地球的(  )
A.表面积 B.平均半径
C.赤道周长 D.极半径
5.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6.以下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图1-1-6
7. 读图1-1-7,回答下列问题。
图1-1-7
(1)请用图中给出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我们看到地球是一个________体。
(3)假如你从M点出发向东绕地球旅行,若每天走50千米,再回到M点时,你已经走了__________天。
8.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但实际上,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这点儿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是十分微小的。
通过对赤道半径、极半径的了解,你能描述下地球的具体形状吗?
详解
1.C [解析]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该船队总体向西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出发地。
2.D [解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终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而B与C选项未涉及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由于受观察条件的限制,不能正确地认识地球的形状,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方的。
3.B [解析]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4.A [解析] 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即这件外衣等于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5.1亿千米表示长度,而不是面积。6371千米是地球的平均半径,4万千米是地球赤道的周长。
5.C [解析] 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的一根轴,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
6.A [解析] 在地球上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北极点,即90°N。
【能力】
1.B [解析]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不规则球体三个历史过程。
2.B [解析] 日食是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月球挡住,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它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远处的事物无法看清说明是受视力因素影响,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3.C [解析] “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试验”与玩拨浪鼓很类似。这个试验能说明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C [解析] 本题考查赤道的周长。“八万里”为4万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5.D [解析] 地球仪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地球仪都有表示国家的符号。
6.A [解析] 地球仪上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6.5°。
7.(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
(2)球 (3)800
8.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知识点 1 纬线和纬度
图1-1-8
1.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纬度。
2.描画出赤道,30°纬线,60°纬线,南、北极点。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对纬线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形状是圆
2.关于赤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B.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赤道指示南北方向
3.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由大到小再变大 D.由小变大再变小
知识点 2 经线和经度
图1-1-9
1.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经度。
2.描画出0°、20°W经线,并用铅笔在西半球的范围画上斜线。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示的方向是南北方向
B.经线有360条
C.所有的经线都是圆圈
D.不同的经线长度不相等
5.经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西向东逐渐增大
B.从东到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大
D.从本初子午线到180°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6.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知识点 3 利用经纬网定位
图1-1-10
在图中描画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中、高、低纬度的划分界线。
读图,回答7题。
7.(1)写出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 A ________、B 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中用“·”表示(40°N,60°E),并标注D字母。
(4)A.B.C.D各点中属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
【能力提高】
读图1-1-11,完成1~3题。
图1-1-11
1.下面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0°纬线 B.40°N纬线
C.20°S纬线 D.66.5°S纬线
2.图中本初子午线是(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3.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是(  )
A.A线和C线 B.A线和D线
C.B线和C线 D.B线和D线
4.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0度纬线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减,最高为90度
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南递减
C.以18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逐渐减小
D.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增加,最高为90度
5.郴州中考2017年5月26日至29日,斯里兰卡普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读斯里兰卡位置图,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1-1-12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高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中纬度地区
6.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图1-1-13
A.40°N,60°W
B.40°S,60°E
C.40°N,60°E
D.40°S,60°W
7.读“经纬网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1-14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点D(0°,20°W)和点E(80°N,20°W)。
(3)图中A.B.C.D.E五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和________。
(4)图中A.B.C.D.E五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和________。
(5)图中B.C.D.E四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
8.在太平洋中部,有一个人口仅为61400人的小国基里巴斯。基里巴斯虽然小到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但由于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从该国相交穿越,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别有趣味的现象。
你能帮助该国居民确定自己所处的半球位置吗?
详解
1.A [解析] 纬线中,赤道最长,长度为4万千米;向两极渐短成一点(90°纬线),全球纬度数相同 (对称)的纬线长度才相等。所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纬线形状是圆。
2.D [解析]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C
4.A [解析] 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有无数条,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5.D [解析] 经度有东经度和西经度之分,各为180度。从0°经线向东到180°是东经度数递增的方向;从0°经线向西到180°是西经度数递增的方向,所以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6.C
7.(1)60°W,60°N 0°,0°
(2)B B.C A
(3)略 (4)C.D
【能力】提高
1.A [解析]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即0°纬线。
2.B [解析]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3.A [解析]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C [解析] 以0°纬线为界,北纬向北度数增加,南纬向南度数增加,最高为90°;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增加,最高为180°。
5.C [解析]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范围是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读图可知,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6.C
7.(1)60°N 60°W 0° 0° 40°S 40°E
(2)D.E所标位置如下图所示:
(3)A E C B D
(4)B C A D E
(5)B D C E
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穿过该国,据此可知,该国地跨南北半球,属于西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