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级 物理 学科 带课教师
学校初中部导学课时设计方案
课题
15.1 两种电荷
课型
课时
1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3.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
学习重点
难点
重点: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方法
策略
自主学习法 交流讨论法 实验探究法 启发点拨法
媒介
手段
PPT课件 验电器 玻璃棒 丝绸 橡胶棒 毛皮
学习内容与
导学流程
探究活动一 两种电荷
阅读课本第32、33页内容,弄清以下问题,把相关的知识点在课本上做上记号, 做好展示准备。
1.用刚梳过头发的梳子去接近碎纸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摩擦过的物体有什么性质?
2.什么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是如何规定的?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
4.验电器有什么作用?验电器原理是什么?
5.什么叫电荷量,它的单位和符号各是什么?
探究活动二 原子的结构和元电荷
阅读课本第33、34页内容,弄清以下问题,把相关的知识点在课本上做上记号, 做好展示准备。
7.说说原子及其结构?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原子不显电性?
什么叫做元电荷?常用哪个符号来表示?它等于多少库仑?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它 .
9.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各是什么?
修订补充
学习内容与
导学流程
探究活动三 导体和绝缘体[来源:学科网ZXXK]
阅读书本第34页内容,观察动画,弄清以下问题。
10.两个验电器,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橡胶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时,A与B的张角有什么变化?
11.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B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2.什么叫导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有哪些?什么叫绝缘体?生活中常见的绝缘体有哪些?
13.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靠什么导电?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困惑?
【达标测评】
1.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两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一定带异种电荷 D. 一定不带电
2.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铁、铜、大地、食盐水 B. 铝、石墨、陶瓷、铅
C. 水银、锡箔、橡胶、镍 D. 铜、塑料、人体、黄金
3.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B和C互相吸引,B和D互相排斥,则A带_____,B带_____。(均选填“正电”或“负电”)
修订补充
板书
设计
或
知识
导图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a: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b: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3、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
二、原子及其结构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三、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教
后
感
检查时间
检查次数
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