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0-31 17: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题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尝试利用课本的图文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发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
7.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实例,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定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教学难点
1.食物链的书写和内涵。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概念性内容非常明显和突出,涉及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的特性。可见这四部分内容实质上依次是:概念—组成—结构—特性,解决的问题依次是:什么是生态系统(含为什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即怎样组成一个整体)?它如何维持这种整体性(具有怎样的内在机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探讨“3W(what、why、how)”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认识到生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对于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理解还不到位。
三、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主要采取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类活动来建构知识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丰富的资源,采用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推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具体实例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概念,再通过具体实例加强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形成生态系统概念的精髓——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初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人为地分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由此渗透给学生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手段,配以视频、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2.《人类活动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的实例——水俣病》的图文资料;
3.反应“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现状”的新闻、数据,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导入】观察课本P19图片
【提问】图中生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强调】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提问】课本P19《想一想,议一议》这个实例说明什么道理?
【强调】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观察、思考,说出:捕食、竞争等关系
阅读、思考并回答
充分利用课本。
探究新知
【总结】
1.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2.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生物,构成了生物的环境;
3.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板书: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导读】
课本P19最后一段:
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
【提问】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生态系统?
【强调】生物+环境;一定空间范围内
组织学生对“动物园”展开讨论,说明还需更多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
【过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可大可小,但它们都具备相同的组成成分。(展示相关图片)
生态系统的组成
板书: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1、2
明确自学要求:
1.2分钟
2.有自学标记
3.思考讨论题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强调:
【提问】
1.如果没有生产者,生态系统会怎样?
2.如果没有消费者,生态系统会怎样?
3.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会怎样?
【总结】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提问】在生态系统中,除了有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组成成分?
食物链与食物网
【提问】树、虫、鸟之间有什么关系?
【强调】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出示任务】任选一条食物链用汉字书写。(找2人黑板写,其他人笔记本写)
食物链:
【提问】
1.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起点是什么?
3.可以用线段代替箭头吗?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吗?
修改黑板上的食物链;
组织练习:食物链的书写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22《观察与思考》
【讨论】1:
1.帮助学生逐一说出各条食物链;
2.强调方法:要从绿色植物数起,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不能中途停止。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板书: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22《观察与思考》
【讨论】2
【强调】
1.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2.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3.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过渡】有毒物质也沿食物链不断积累。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为什么?
2.【讨论】1、2
3.补充《人类活动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的实例——水俣病》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讲述】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的数量会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
【提问】
1.写出与兔有关的一条食物链。
2.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地增加呢?
3.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
组织小组讨论并汇报。
板书: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讲述】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现状。
【提问】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场会发生哪些变化?
【讲述】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现状
【提问】
1.这个例子又说明什么问题?
2.为了挽回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我们应当怎么做?
【升华】人类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人类的各种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尊重生态规律,才能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倾听、思考
笔记
精读、划线
思考、讨论、判断
1.昆明湖(√)
2.亚马逊丛林(√)
3.一群鱼(×)
4.树林中的树木(×)
5.非洲狮和内蒙古草原(×)
6.动物园(?)
看图、倾听
笔记
看课本P20《资料分析》
思考、讨论
自学课本P20三段课文,回答【讨论】3
理解、认同、巩固
思考、讨论、交流
回答: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
思考、回答:
吃与被吃的关系。
看课本P22
《观察与考》
思考、书写
思考、交流、明确: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植物;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代表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方向)。
修改刚才的食物链。
尝试用铅笔尽可能多的画出食物链(至少9条)
讨论、交流、倾听、记录
思考,认同
看课本P23《资料分析》
思考、讨论
分析对人类活动的启示
小组讨论并汇报:
草→兔→狐(鹰、狼)
不会
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倾听、思考、讨论
土地沙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比森林生态系统简单,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较之更弱一些。
颁布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
倾听
复习旧知,自然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重要概念落实在课本上。
巩固练习
强调概念的重要组分。
将“动物园”的讨论作为伏笔,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后续知识。
进一步丰富对概念的认识;引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由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
重要分析回归课本。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总结和提炼能力。
加深理解各成分间的关系。
充分利用课本,利于学生记录要点,减少学生负担。
自然引入新概念。
学生看似容易,实则很难,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
不急于评判学生以上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带着思考明确食物链的内涵及书写要求。
及时巩固
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情况,进一步理解食物链,进而接受食物网的概念,落实方法。
总结和过渡。
充分利用课本的同时,补充实例,使学生加深印象,进一步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认同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增强环保意识。
创设具体情境,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创设具体情境,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升华情感,水到渠成。
课堂小结
强调以下重要概念: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倾听,加深印象。
直接落实重要概念。
巩固练习
1.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2.请学生再次分析“动物园”是否为一个生态系统?
3.有人爱吃青蛙,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分析、回答
前后呼应,使课堂完整,巩固新知,加深理解。
布置作业
课本P24【技能训练】:4人为一小组,每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上交一个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