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31 18:12:17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你知道右图反映的
是“楚汉战争”中的哪
一故事吗?你能否讲述
一下这个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相关故
事?——鸿门宴四面楚歌、约法三章、明
修栈道、暗渡陈仓……1.西汉建立与休养生息 西汉建立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
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
汉高祖刘邦“汉并天下”瓦当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皇帝出巡,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有些将相就只能乘牛车出行。
假如你是汉高祖,你首先要做的事应该是什么?——发展农业生产休养生息【陆贾,写《新语》一书,提出了行仁义、重教化,力求给百姓一个安静环境的主张】汉初施政重要依据背景:(1)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加之连年的战争,社会生产遭到破坏。西汉初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粮食奇缺的残破景象。
(2)汉朝统治者出身于社会底层,能够切身感受百姓疾苦,注意吸取秦亡教训。劝民还乡: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
领取原有田宅;释奴为民: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释放为平民;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解甲归田: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徭役;具体措施:休养生息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西汉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2.文景之治文帝,名刘恒(公元前
202-前1157年)。高祖
第三子。惠帝孙,吕后
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
死。周勃等杀死吕产,
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
年,病死,终年46年。
葬于霸陵(今陕西省
西安市东35里处)。景帝,名刘启(公
元前188-前141年)。
文帝第三子。文帝
死后继位。在位16
年,病死,终年48
岁,葬于阳陵(今
陕西省高陵县西南
30里处)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奉行安民为本的方针,创造安定局面,进一步发展生产。文景之治1.轻徭薄赋
2.奖励农耕
3.提倡节俭
4.重视“以德化民”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文帝的霸陵成由俭,败由奢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什么是文景之治?下面是秦汉两种不同的统治政策,最终导致了什么不同的后果?【答案】
(1)秦的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2)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巩固了西汉的统一,发展了西汉的经济,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强盛的基础。 西


立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文景之治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税,发展生产的统治
政策,其主观原因是(????)?
A.经济萧条?
B.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D.吸取秦亡的教训 D2.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
“以德化民”是在(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
D.光武帝时B3.“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DD4.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陵墓,汉文帝修建
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对比他们的不同做
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A.汉朝的国力不如秦朝强盛
B.法治不如仁政
C.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
D.“成由俭,败由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