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01 08: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齐读、试背全文。重点词总结。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1、“单”变“双”:
学—— 朋—— 温——
乐—— 师—— 知——
思—— 改——
择—— 逝—— 舍——学习朋友温习快乐老师知道思考改正选择流逝舍弃2、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有:通“又”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3、古今异义:时:按一定的时间三:多次可以:可以凭借水:冷水善者:优点,长处不善者:缺点这类词要多比较,留心,记忆3、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吃饭。这类词要多领会,留心,记忆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5、语气词:乎———相当于“吗”矣——相当于“了”也——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焉——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在里面”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6、虚词:之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于1、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对于于我如浮云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而”字的用法有:
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面山而居而(表承接)然后(表转折)可是,但是,却(表并列)(表修饰)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转折)(表转折)(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曲肱而枕之
(8)不义而富且贵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表承接)(表并列)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源于本文的常用成语: 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温故知新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声齐背课文。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修身做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高尚的个人修养:
自求长进,提高修养小组讨论,然后请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三方面有关的句子。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了以后一定要花时间进行巩固。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定要学思结合。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学习的乐趣。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并且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富贵,就像虚幻的浮云一样。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再次齐背课文。“研讨与练习一”:在本文论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研讨与练习四”。1、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课外拓展阅读 它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宽宏大量。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课后作业背诵默写全文,解词翻译。 完成《基础训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