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编精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编精练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1-02 18:27:12

文档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编精练

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不与酸、碱反应
【答案】B
【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金 B.银 C.铜 D.铁
【答案】A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铁>铜>银>金,所以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故选A。
3·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
铝 B.铜 C.镁 D.铁
【答案】B
【解析】铝、镁、铁都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4·下列是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可与Y(NO3)2溶液反应 B.X可与盐酸反应
C.Y可与AgNO3溶液反应 D.Y可与稀H2SO4反应
【答案】D
【解析】A、由于金属X排在Y的前面,因此X可与Y(NO3)2溶液反应,故A正确;
B、由于X排在氢的前面,因此可与盐酸反应,故B正确;
C、由于Y排在银的前面,因此Y可与AgNO3溶液反应,故C正确;
D、由于Y排在氢后,因此Y不可与稀H2SO4反应,故D错误;
5·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根据质量守恒可以看出铁钉质量减轻,溶液质量增加,所以C正确。
6·将钢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多选)
A.HCl溶液 B.AgNO3溶液 C.MgSO4溶液 D.Ba(OH)2溶液
【答案】AB
【解析】钢丝的主要成分是铁;
A、钢丝的主要成分是铁,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HCl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选项正确;
B、钢丝的主要成分是铁,铁排在银的后面,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白色银,有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C、钢丝的主要成分是铁,铁排在镁的后面,不能与MgSO4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D、钢丝的主要成分是铁,铁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B。
7·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X>Z>Y D.Y>X>Z
【答案】B
【解析】X、Z能与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Y不能,说明X、Z是氢前金属,Y是氢后金属,而X放入Z盐溶液中不能反应,说明Z金属性比X强,综上,金属活动性:Z>X>Y,故选B。
8·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R在反应后的化合价是+2,而铝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3。
9·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试剂是( )
A.CuSO4溶液 B.稀盐酸 C.AgNO3溶液 D.ZnSO4溶液
【答案】A
【解析】A、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B、试剂中铜、银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铜与银的活泼性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C、试剂中锌、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锌与铜的活泼性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都在锌的后面,不能与硫酸锌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0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
【答案】A
【解析】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说明了活动性X>氢;②Y+2ZNO3=Y(N03)2+2Z,说明了活动性Y>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了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Z。
A、Fe、Cu、Ag,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Cu、Hg、Ag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Mg、Zn、Fe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Fe、Ag、Cu应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11·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
A.Fe B.Zn C.Mg D.Ag
【答案】D
【解析】A、金属铁的活泼性比铜强,可以将金属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锌的活泼性比铜强,可以将金属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B不符合题意; C、金属镁的活泼性比铜强,可以将金属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C不符合题意; D、金属银的活泼性比铜弱,不能将金属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填名称)。世界上常用黄金作金融储备、货币等,其原因是 。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小”或“相同”)。
【答案】金、银、铜;储量小、性质稳定、价格高;大。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是否和盐酸反应。

13·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会减轻的是(  )
A.H2SO4 B.AgNO3 C.FeSO4 D.MgSO4
【答案】B
【解析】A、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锌的质量减少,溶液质量会增大,故A错误;
B、锌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置换出的银的质量大于锌,故溶液质量减轻,故B正确;
C、锌与FeSO4反应置换出铁,置换出的铁的质量小于锌,溶液质量会增大,故C错误;
D、锌与MgSO4不反应,溶液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4·为了探究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通过观察现象即能得出实验结论,则X溶液是(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答案】A
【解析】A、由于镁、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且镁反应的剧烈程度比锌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通过观察现象即能得出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A正确;
B、镁、锌、铜三种金属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
C、镁、锌、铜三种金属都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不能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C错误;
D、镁、锌、铜三种金属都不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不能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A。
1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答案】D
【解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位于氢的前边,Zn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故A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位于铜的后边,Ag不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故B错误;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故C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6·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答案】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所以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会先与氯化铜反应,再与氯化亚铁反应,所以: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故A正确;
B、锌有剩余时,锌和氯化铜、氯化亚铁完全反应,所以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故B正确;
C、锌无剩余时,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可能与氯化亚铁反应,所以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故C正确;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可能FeCl2、CuCl2,故D错误。
故选D。
17·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A、对比实验①和②,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即10%的盐酸溶液比5%的稀盐酸反应更剧烈;故A正确;
B、对比实验②和③,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因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B不正确;
C、对比实验②和③,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C不正确;
D、对比实验①和②,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D不正确;
18·足量的镁、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多
B.t2时,镁、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C.t2时,镁、铁与盐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D.t3时,参加反应铁的质量是5.6 g
【答案】CD
【解析】A、通过图象中的数据可以看出,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多,故A正确;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稀盐酸,所以t2时,镁、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故B正确;
C、每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镁有剩余,故C错误;
D、t3时,金属的质量是过量的,所以参加反应铁的质量是56g,故D错误。
故选CD。
19·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行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   (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答案】(1)延展。
(2)①红色固体析出。
②将铝片插入A试管的剩余溶液。
③2Al+3CuSO4=Al2(SO4)3+3Cu。
铝>铁>铜。
(3)bc。
【解析】(1)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固体:延展。
(2)要验证铝、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可以依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可以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故填:红色固体析出。
②试管A中生成的是硫酸亚铁,故可以将铝片插入A试管的剩余溶液中来验证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故填:将铝片插入A试管的剩余溶液。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故填:2Al+3CuSO4=Al2(SO4)3+3Cu。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铝>铁>铜,故填:铝>铁>铜。
(3)a、齿轮表面涂油能保护金属不锈蚀;
b、将钢材深埋保存不是防锈的措施;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会加速铁的锈蚀;
d、车圈镀铬能保护金属不锈蚀.
故填:bc。

20·【2018山东省临沂市】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A.Fe、Cu B.Cu、Ag C.Cu D.Ag
【答案】D
【解析】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
故选D。
21·【2018山东聊城市】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稀盐酸 B.MgSO4溶液Fe、Cu
C.Mg、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A、在相同条件下,将三种金属分插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速率快的是镁,产生气泡速率慢的是铁,无气泡产生的是铜,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大于铜,稀盐酸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B、将Fe、Cu分别插入MgSO4溶液中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Fe、Cu的活动性小于镁,不能验证Fe、Cu的活动性强弱,用MgSO4溶液、Fe、Cu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C、将Mg、Cu分别插入FeSO4溶液中,Mg表面有金属析出,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Cu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Fe的活动性大于铜,用Mg、FeSO4溶液、Cu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D、将Fe插入MgSO4溶液中Fe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将Fe插入Cu(NO3)2溶液中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Fe的活动性大于铜,用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2018湖南省衡阳】现有Y、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X>Y>Z B.Y>Z>X C.X>Z>Y D.Z>X>Y
【答案】C
【解析】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说明X和Z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X比Z的金属活动性强,故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Z>Y。
故选C。
23·【2018湖北襄阳市】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答案】B
【解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和硝酸铜反应。
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亚铁,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有白色沉淀,错误;
B、在c点,硝酸银已完全反应,硝酸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是银与铜的混合物,银与铜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正确;
C、在d点,硝酸银、硝酸铜已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反应生成的Fe(NO3)2没有Cu(NO3)2,错误;
D、在e点,铁粉已经过量,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有银、铜、铁3种物质,错误。故选B。
24·【2018山东青岛市】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①Zn(NO3)2;Fe(NO3)2;②Ag;Fe;Zn;(2)Ag、Fe、Zn;(3).小于。
【解析】由于金属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①滤液里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
若反应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了铁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Zn;
(3)由于每65份质量的锌能够反应生成216份的银,每65份质量的铁能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所有反应后所得滤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
25·【2017山东聊城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   ;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猜想一
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   (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
空气中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   是否反应。
【答案】 猜想二:Fe>R>Cu;
【收集证据】
实验探究如下表所示: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R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不能燃烧
3Fe+2O2Fe3O4。
【归纳总结】盐溶液。
【解析】
【进行猜想】
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Fe>R>Cu; 猜想三:Fe>Cu>R。
故填:Fe>R>Cu。
【收集证据】
实验探究如下表所示: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R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猜想一
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快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
空气中不能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故填:3Fe+2O2Fe3O4。
【归纳总结】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
故填:盐溶液。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编精练

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不与酸、碱反应
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金 B.银 C.铜 D.铁
3·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
铝 B.铜 C.镁 D.铁
4·下列是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可与Y(NO3)2溶液反应 B.X可与盐酸反应
C.Y可与AgNO3溶液反应 D.Y可与稀H2SO4反应
5·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将钢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多选)
A.HCl溶液 B.AgNO3溶液 C.MgSO4溶液 D.Ba(OH)2溶液
7·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X>Z>Y D.Y>X>Z
8·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9·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试剂是( )
CuSO4溶液 B.稀盐酸 C.AgNO3溶液 D.ZnSO4溶液
10·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0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
11·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
A.Fe B.Zn C.Mg D.Ag
12·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填名称)。世界上常用黄金作金融储备、货币等,其原因是 。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小”或“相同”)。

13·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会减轻的是(  )
H2SO4 B.AgNO3 C.FeSO4 D.MgSO4
14·为了探究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通过观察现象即能得出实验结论,则X溶液是(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1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16·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17·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18·足量的镁、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多
B.t2时,镁、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C.t2时,镁、铁与盐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D.t3时,参加反应铁的质量是5.6 g
19·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行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   (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20·【2018山东省临沂市】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A.Fe、Cu B.Cu、Ag C.Cu D.Ag
21·【2018山东聊城市】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稀盐酸 B.MgSO4溶液Fe、Cu
C.Mg、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
22·【2018湖南省衡阳】现有Y、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X>Y>Z B.Y>Z>X C.X>Z>Y D.Z>X>Y
23·【2018湖北襄阳市】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24·【2018山东青岛市】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2017山东聊城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   ;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猜想一
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   (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
空气中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   是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