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岳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岳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01 09: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地域范围、都城、文化成就及其灭亡的史实;阅读《查士丁尼法典》的部分内容,知道其法律成就。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变迁史,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重要文献(《查士丁尼法典》)和主要人物查士丁尼)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史,意识到树立文明需要坚持开放交流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过程:
在漫长的世界历史长河里,出现过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其中不乏有震撼世界的大帝国,这些帝国领土辽阔,统治的民族众多,拥有传统的、强大的君主制体系,其中的政治、文化、经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本期节课带你来了解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及其历史贡献。
讲授新课: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问题导引】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45到P46第一段小子部分,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录学习成果,整理作答。
自主学习目标
1.拜占庭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是怎样的关系?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在哪儿?其地位如何?
2.拜占庭帝国的繁盛期是哪一段时间?
3.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4.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展示团队精神风貌、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体验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适度的点拨以完善答案。
1.拜占庭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是怎样的关系?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在哪儿?其地位如何?
生:(1)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因其以东部城市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历史上又称东罗马帝国。(2)君士坦丁堡。(3)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2.拜占庭帝国的繁盛期是哪一段时间?
生:9-11世纪。
3.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生:拜占庭帝国处于三大洲(亚洲、非洲、欧洲)交界的战略要地。
4.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生:(1)14世纪初,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成为拜占庭帝国的最大威胁。(2)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探究延伸】
过渡:通过问题引导和展示提升对两个环节的学习,知道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的史实。现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并结合课前预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和评价拜占庭文化的?
(学生活动: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交流探究心得,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总结:抽1-2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并汇总、梳理、点拨:拜占庭文化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占有重要地位,它博采众长,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的学习,了解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的基本史实,知道了拜占庭文化的地位,但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的哪一位皇帝最著名呢?我们学习下一知识点:查士丁尼大帝。
二、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托莱索(在今南斯拉夫境内)的农民家庭。他是查士丁一世的侄儿。查士丁一世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色雷斯农民,靠军队发迹,登上东罗马君主宝座。查士丁一世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518年后,查士丁尼就协助叔父掌理政务,担任帝国行政指导。公元527年,他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在即位的那天起,就把重建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当作终生奋斗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军事上,他东征西讨,花了20年的时间打败波斯帝国,击溃汪达尔族,从哥特人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地中海再次成为罗马的内湖。在国内,查士丁尼把注意力集中在反对政府的腐败作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着手大兴土木,建筑城堡、修道院和教堂。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一座。大兴土木及应付战争耗资巨大,导致税收加重,酿成许多地方叛乱,几乎推翻查士丁尼的统治。565年,查土丁尼去世,不久东罗马再度走向衰落。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46-47子目“查士丁尼大帝”的内容,归纳查士丁尼大帝的历史活动,并对其进行评价,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抽2-3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教师汇总梳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并点拨。)
历史活动:(1)查士丁尼成年后跟随叔父查士丁从军,经历了战争考验。后来,受叔父宠信的查士丁尼随之成为皇位继承人,并于527年正式登基。(2)查士丁尼率领军队东征西伐,从蛮族手中一度夺回了不少失地,包括北非、亚平宁半岛、西班牙部分地区。(3)查士丁尼即位后很快指令成立法律编委会,主持编篆了《查士丁尼法典》。
人物评价:(1)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位试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尽管他部分取得了成功,但所有政治与军事功业都随着他的去世而烟消云散,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他主持编繁的《查士于尼法典》。(2)查士丁尼一世在位近40年,是帝国历代皇帝中文治武功最出色的一位,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拓展视野的意识,并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获取知识的能力。)
《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那么关于《查士丁尼法典》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士丁尼法典》。
三、《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来源于《罗马法》。
公元526年2月,查士丁尼大帝颁布一项教令,任命特里布尼厄斯组织一个由10名法学家组成的委员会,主席由“圣宫廷”的前司法长官约翰担任。委员会有权力用现存的所有资料,并可加以增删、修订,随后把这些救令分别标上发布皇帝的名号,以及施行的对象与日期,再按内容分类,按时间先后排列。这部《敕法汇集》在公元529年颁布施行,也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查士丁尼法典》,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士丁尼法典》。
【基础梳理】
1.《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目的:维护国家安定。
2.《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概况:查士丁尼即位后很快指令成立法律编委会,要求对自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以来的罗马法进行系统整理,并于529年正式颁布《查士丁尼法典》。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教材知识要点的能力。)
【探究延伸】
过渡:通过对基础梳理环节的学习,知道了《查士丁尼法典》的史实。根据《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并简单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学生活动: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交流探究心得,形成思维碰撞。)
老师点拨:(1)内容:《查士丁尼法典》包含现代法律分类的大部分类型,如基本人权、婚姻、家庭、妇女权益、财产继承、转让、买卖、租赁、借贷、合同等行为规范,也包含现代社会所没有的内容,如返还逃亡奴隶与隶农、保护非自由人子女、允许人身买卖等条款。
(2)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评价:《查士丁尼法典》是不同时期的罗马统治者制定与
颁布的法律、法规、命令的汇编,还吸收了许多法学家的研究成果,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对现代法律体系影响至深。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认识历史文献在史料实证中的作用。)
小结:
本课学习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查士丁尼大帝和《查士丁尼法典》三个子目,了解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查土丁尼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史实,知道了查士丁尼的主要历史活动,认识到拜占庭帝国的衰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探究评价查士丁尼大帝时,极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围绕“查士丁尼的活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渠道,尤其是通过研读教材和网络搜集材料,并在学习小组内和学习小组间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完善问题答案。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是探究知识的工具,进而形成正确的运用网络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