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1923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
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袁世凯复辟称帝?
祭 天?
祭孔?
政治混乱复古逆流
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时间
3、 代表人物
4、兴起的标志
5、主要阵地
6、旗帜(口号)
(默读课本P56—57,思考问题,划出要点)
时间:1915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 迅、胡适等
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 《敬告青年》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旗帜(口号):民主、科学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发端。《新青年》推出德先生和赛先生,批判孔孟,倡导自由。1916年末蔡元培阅读《新青年》后登门恳请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鼓励他“把杂志带到学校来办”。第二年初,他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在箭杆胡同9号的寓所成立了新的《新青年》编辑部。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成所。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话
蔡元培
二、新化运文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①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维护专制制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2)、提倡民主与科学(也是运动口号)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3)文学革命,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鲁迅的《狂人日记》
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
想一想: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孙文? 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段祺瑞? 45??? 胡适?? 45???梁启超??29
吴佩孚?27?李大钊??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黎元洪??1?? 孔子????1??? 庄周???? 1??? 诸葛亮?? 1??? 曾国藩??1????汉武帝?? 1
材料三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1920年春,北大招收了9名女生入文科旁听,暑假又正式招收女生,开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评价
意义(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4、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中国的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技术)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洋务派
康、梁、孙等
陈、李、鲁、胡等
辛亥革命
课堂小结
1、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标志?领导人?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代表人物、两面旗帜(口号)?
3、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
C
达标测试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⑨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D
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
4.新文化运动中,大力号召提倡白话文的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