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复习学案
[学生目标]
1、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 知道熔化、凝固现象,能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 知道汽化、液化现象,了解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气流有关。
5、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复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特点,及其吸、放热情况。
难点:(1)通过图像来表示和描述物态变化的过程。
(2)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及其相关图像。
[自学导读]
1、我们把 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作是 。它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常用的温度计有 、
、 。
2、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人的正常体温是 ,读作 。-4.7℃读作 或 。
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和 。
4、在测液体温度时,下图中做法正确的是 ,其它几种做法错误原因分别是 , , , , 。
A B C D E
5、体温计是用来测人体温度的,它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6、 叫做熔化。 叫作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北方的冬天菜窑里面放几桶水,是利用 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7、 叫做汽化, 叫做液化。 和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气体液化的好处是 ,家用石油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采用 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 。
8、 叫做升华, 叫凝华。在自然界中露和雾的形成是 现象;霜和雪的形成是 现象。
9、在我们所学习的6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有 , , ,需要放热的有 , , ,用久的日光灯两端会发黑,这是
现象,打开冰棒纸时冰棒冒白气是 现象。夏天在教室里洒水降温是利用 。
[精讲点拨]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该实验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请你在坐标中描点绘制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2)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海波是 ,石蜡是 。海波熔化时用了 分钟;它熔化的特点是 。
(3)在48℃时海波处于 状态,从而可以总结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 ② 。
二、探究“水的沸腾”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① ;
(2) ②
(3) 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
况不同,如图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小丽还观察到水中沸腾时要继续 (选填“吸”或“放”)热。
小丽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温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1)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根据图象,你发现的规律是:
(3) 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 的冷却效果较好。
[巩固练习]
1、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将 ,如果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将 。
2、端午节,小明的妈妈烧水煮鸡蛋,当锅中放有蛋的水烧开后,你建议小明的妈妈是用 (选填“强火”或“温火”)来煮,理由是 。
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 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量液体。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4、甲、乙两杯水里都装有冰块,甲杯里的冰块多一些,乙杯里的冰块少一些,现将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过一段时间后,两杯水里的冰块都没有熔化完,那么( )
A、甲杯内水的温度比乙杯内水的温度高
B、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C、乙杯内水的温度比甲杯内水的温度高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判断
[直击中考]
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酒精液化了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襄樊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用蒸笼蒸馒头时,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时,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