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好朋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好朋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11-01 16: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好朋友
主备人
类型
造型·表现
执教人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好朋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这课容量很大,涵盖了介绍中国各民族和世界各种族的好朋友,《好朋友》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服装争奇斗艳,十分美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等也各具特色。本课还要了解五大洲不同人种的特征,旨在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服装图片及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对人物画创作的兴趣,提高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意识,增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更有培养学生放眼世界的长远意义,并且富含思想教育,是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结合的理想教材。
学情情况:
二年级学生喜欢交朋友,对中国各民族朋友和世界各种族朋友充满了好奇,但他们对这些朋友的了解比较模糊,对他们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等并不了解。虽然他们喜欢画人物,但对这些人物的各种特征的表现过于雷同,需要欣赏大量的图片并加以分析、区别。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片等。
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水杯、毛笔等作画工具。课前预习了解国内各民族和世界各种族朋友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等。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内各民族的好朋友和世界各种族朋友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等,更多地接触人类文化传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观察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好朋友和世界各种族朋友相貌特征、服饰装扮、风俗习惯等,并通过自己的概括用线条或颜色加以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继承和交流,使学生能够以开阔的心胸接纳世界各族的朋友,并对世界多元文化产生认同感,培养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世界各族人物相貌特征、服饰装扮、风俗习惯等,并通过自己的概括用线条或颜色加以表现。
教学难点:画出自己所表现的好朋友的特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激趣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刚刚送走了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这个欢庆的节日里,自然少不了欢快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启发联想。
师:听到这样一首音乐,我们会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呢?(好多少数民族的人聚在一起。)
2.点明今日主题——好朋友(板书课题)。
师: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我们的好朋友——民族朋友。
板书: 好朋友——民族朋友
二、欣赏与探索
1.学生交流自己对各民族的了解,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
着重从一下三点进行交流:
相貌特征(具体分析五官特征,以及身高特征)
服装打扮(具体分析服装的造型、色彩、图案等的不同)
风俗习惯(如蒙古族:赛马,傣族:泼水节等)
2.多媒体播放各民族素材,学生欣赏各民族人物的形象。(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服饰特点,同时渗透一些民族文化的知识。)
如服装打扮:满族妇女爱穿旗袍;蒙古族习惯穿蒙古袍和马靴;藏族爱穿藏袍、系腰带,穿长靴;彝族、苗族、瑶族妇女爱穿百褶裙,佩戴金银制的饰品;维吾尔族爱戴四楞绣花小帽;朝鲜族爱穿素白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称。
风俗习惯:汉族以米、面为主,喜食蔬菜、豆类、肉、鱼及蛋类,非常注重烹调技术;回族忌食猪肉;维吾尔族占新疆总人口的3/5,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酥油茶是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蒙古族吃全羊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蒙古族豪放、粗犷、开朗热情,处处显现出塞外草原博大的胸怀;朝鲜族爱吃打糕、冷面和泡菜;傣族最喜欢吃糯米,能把糯米装入香竹中烤制成竹筒饭,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苗族有用牛角盛酒迎贵宾的习俗。
3.欣赏画家的画。
师:这些精美的服饰不知吸引了多少画家深情的画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注: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构图及表现内容,为之后的学生作业提供造型指导。
4.欣赏学生的画。
师:小朋友们也不甘落后哦,看看他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表现了什么内容?
三、创作与表现
1.启发构思。
引导学生构思,确定自己要表现的民族及表现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提出指导意见,以鼓励为主。
2.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民族。
辅导注意点:
①主体突出,色彩协调;
②抓住民族服饰的特征;
③注意人物动态及表情的描绘。
四、展示与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画的人物种族及习俗的介绍等。
2.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拓展
师:今天,我们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些民族的知识,其实每个民族都有很多有趣的文化知识,课后小朋友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收集更多的资料,加深了解。
六、备注
1.板书设计:
好朋友——民族朋友
相貌特征
服装打扮
风俗习惯
2.提醒学生课后了解不同肤色的人种,观察外貌特征。
【第2、3课时】
一、导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了我们中国的各民族朋友,今天,我们要走进世界,来认识、了解一下我们的好朋友——各种族朋友。(PPT先出示世界地图,再出示本课课题。)
板书:各种族朋友
二、初步感知
师:对于世界上的各种族朋友,小朋友们了解多少呢?(先小组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再集体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地球上约70亿人口中,除了黄种人外,还有白种人、黑种人及其它有色人种。(PPT出示人种分布图。)
三、观察比较,加深认识
1.了解各种族差异的原因。
师:你知道各种族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吗?
答案: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存在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形的发展,就分化出了现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袭击。所以长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种变成了黑种人,他们的头发卷曲、覆盖头部,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体形比热带地区要粗壮,肤色也较浅。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2.观察各种族人物图片,认识各种族相貌特征。
①学生自主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分析各种族的外貌特征;
②集体交流,总结各种族的外貌特征。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讨论,我们发现白种人肤色较浅,颧骨较高,鼻梁高而窄,眼窝深邃,眼睛为蓝色、灰色等较浅的颜色,头发呈波浪状,多数是金黄色;黑种人皮肤为黑棕色,鼻梁低而大,眼睛为深棕色,嘴唇厚而且外翻,头发细而且卷曲。(教师总结时出示各种族五官图例,加深学生认识,也可在图例上方示范画出头发特征,给予学生造型指导。)
板书:外貌特征
四、创作与表现
1.师生共同欣赏有关各种族人物的作品图片,认一认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的人,说一说依据。(除了外貌特征,发现一些地区独特的服饰特点。)
板书: 服饰特点
2.教师示范,并强调基本流程及注意点:
基本流程:
铅笔简单勾勒出人物大小及特征;
由主及次逐步刻画;
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3.学生以“各种族朋友”为题,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人物肖像。(PPT循环播放各种族人物图片,提高图像资料,帮助学生作业。)
师: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表现时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饰特点。
五、总结
1.小组内互相欣赏、评论;
2.教师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小朋友用自己真实的画笔表现了各种族朋友,抓住了各种族朋友的外貌特征,有些小朋友还注意到了服饰特征和风俗习惯,让画面更有趣味了。当然,各种族朋友之间还蕴含着很多有趣的风土人情,小朋友们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加深了解。
六、备注
1.板书设计:
各种族朋友
相貌特征
服饰特点
2.提醒学生下节课带好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固体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