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开国大典 2(语文s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开国大典 2(语文s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9-04 20:58:0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语文S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单元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深
刻的句子。
大典前
大典时
大典后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领袖出现
宣告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根据刚才的脉络试着完成下表。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时 领袖出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热爱领袖
宣告新中国成立 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当家作主,
情不自禁
升旗 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热爱尊敬国旗,兴奋
宣读政府
公告 热烈欢呼,响起掌声 热烈拥护政府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前 群众入场 擎 提 人的海洋
直奔会场 赶 兴奋 喜悦
典礼
(阅兵式) 检阅 海军
步兵 炮兵
战车师
骑兵师 空军
抛帽子、报纸
欢呼
热爱自己的军队
典礼后
(游行) 放礼花
群众游行 擎 舞 高呼
会场 街道 喜悦 兴奋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删掉括号中的内容,对比体会。
两段(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换掉括号里的词,对比体会。
洪流 游行队伍
流 走
光明 光亮
小组互相学习,把你还没有弄懂的地方 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1.“两股洪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 “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
文的写作特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
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
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4.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画面,把它画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