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单句、复句
句子分类
句子
单 句
复 句
(关联词语)
并列 转折 条件 选择 因果 假设 递进
状,(定) 主[状]谓<补>(定)宾
‖
﹏
练习
句子成分及其
划分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 ]
﹤ ﹥
( )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
‖
猫
怕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
‖
‖
句子成分划分方法: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前)
(中)
(后)
例如:
1、我国的石拱桥 有悠久的历史。
﹋﹋
( )
( )
位置
‖
2、一大早,勤奋的同学们 就安静地 坐 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各门功课。
〔 〕
‖
( )
[ ]
〈 〉
〔 〕
﹋﹋
( )
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状语、谓后补。
分析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外面的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请看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外面的)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如:觉新 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
他 惶恐地站在祖父面前,不敢叫醒祖父,自己 又不敢走。
复句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
例如:祖父的声音虽然严厉,但是比先前温和多了。
既然润叶姐不明说,他也不好问。
‖
‖
‖
单句和复句区别
一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个数:
一个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连动句、兼语句除外),而复句由几个单句形式(即分句)构成,因此包含不止一个谓语。
例如: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单句)
你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才不理想。(复句)
二看有无包含:复句的各分句不能互相包含(至少有一部分不做其它部分的句子的成分)
例如:他呆呆地立在黑暗中,把手伸进自己的衣兜,紧紧地捏住了那个小纸包。
他们两人现在的交往,倒比开始时自然多了,并且对对方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
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
三看有无语音停顿
句子的谓语不止一个谓语动词,如果这些动词短语间没有语音停顿,只有句尾才有一个大的停顿,这个句子就是单句。反之,就是复句。
例如: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三、几种与复句类似的单句
1、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就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这种句子存在着两个主语,即一个句子的主语(大主语),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小主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2、连动句
他拿起斧头跑到树林狠命地砍着那棵树。
3、句中有停顿的兼语句
例如: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4、复句形式做成分的单句
例如: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6、带“作状语的介宾短语”的单句
带有句首状语(作状语的是介宾短语)的单句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复句,这样,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 终于生病住院了。
根据往常的经验,这场黄风是天气变暖的先兆。
自从他有了记忆以来,他的脑筋里就有一个相貌庄严的祖父的影子。
〔 〕
‖
复句的类型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一、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关联词:
既... ...又... ...
一方面... ...一方面... ...
不是... ...而是... ...
也、又、还、
例如: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我到这座城市一方面是洽谈业务,另一方面是看望老朋友.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二、承接复句
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变动。
关联词:“A, 于是B” 、“A, 然后B”、
“A, 接着B”、 :“A, 便B”
例句:她进入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以真诚。
三、递进复句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关联词:不但(不光、不只、不仅)…… 而且(又、还)……
而且、并且、尚且……何况……
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老年人尚且有那么大的干劲,何况我们青年人呢?
四、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关联词:与其... ...不如... ...
宁可... ...也不... ...
或者... ...或者... ...
要么... ...要么... ...
不是... ...就是... ...
例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
五、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关联词:虽然……但是……
尽管……也……
然而、不过、可是、却
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争论是常常有的,不过这种争论纯粹是关于创作的。
六、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关联词: 因为A,所以B
既然A,就B
由于、因此
例如:他因为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七、假设复句
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如果......就......、
即使......也......、
尽管(再)......也......,
假如、假使、假若、要是
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
宝石不管放在哪里,都晶莹夺目。
八、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只有......才......
只要……就……
除非......才......
无论(任凭)...... 都(也)......
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九、解说复句
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错误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是年纪。
十、目的复句
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关联词:为了 、为的是、以免、省得等。
例如: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1.谎报军情,就会打败仗。 ( )
2.他不是生病了,而是家里出事了( )
3.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4.这个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 ( )
5. 他既然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 )
并列
假设
条件
递进
因果
试试看
判断下面复句的关系
五彩缤纷的田野,白云飘浮的蓝天。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是同学们自立的意识强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根据天气预报,台风不是明天登陆,就是后天登陆,希望大家注意安全。
二、分析下边几个句子
1. “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 但不是到处可用。
2. 大家用它搭过帐篷, 用它做过梭镖, 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 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
3. 有, 所以是“属实”, 但是数目不对, 所以是“基本”属实。
①
①
①
②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单句+单句 转折复句
四个分句 同一层次 并列复句
两个因果复句组合,还是复句吗?
易混淆的复句关系口诀
不是而是是不是,并列关系不可忘; 不是就是是还是, 选择复句要牢记。 既然就,表因果; 即使也,是假设。 不管都,表条件; 尽管可,是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