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课题3 制取氧气氧气的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工业制法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者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步骤1: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木条不能复燃常温下放出氧气少 步骤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迅速产生氧气。 木条复燃 步骤3: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仍然起作用 。文字表达式:2H2O2 ==== 2H2O + O2↑MnO2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加快)“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写在箭头的上方。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例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课堂练习】C下列说法是否准确?1、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入二氧化锰就不能分解出氧气。
2、甲同学做5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充分分解。
乙同学做5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充分反应。
乙得到的氧气比甲多。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_
试 管铁架台酒精灯导 管集气瓶水槽实验室制氧的过程1.仪器名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回答36页活动与探究题1、2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学会整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固液不加热型固固要加热型排水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不易或难溶解于水的气体优点缺点(1)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2)不如排空气法方便气体收集装置(1)易于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2)操作较为方便缺点(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气体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2)操作较为方便缺点(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气体收集装置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并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3.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给试管加热
5.收集氧气(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6.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来 7.熄灭酒精灯三、步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导管内能否形成一段水柱。检查气密性的方法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1)按要求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3:1比例混合均匀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皮塞塞紧试管口;
(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6)拿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整理好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步骤: (1)按要求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皮塞塞紧试管口(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6)拿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整理好仪器。 阻止高锰酸钾固体随氧气气流进入导管,导致导管阻塞。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什么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以上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与以前学过的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共同点: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的物质,即“一变多”。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即“多变一”。分解反应 即:A = B + C + ···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原理: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
液态氧(贮存于钢瓶中)高锰酸钾制氧气十二问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导管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有气泡冒出,松手,导管内有一段倒流的水柱。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引起爆炸,或进入集气瓶,影响实验效果。
3、药品为什么要平铺在试管底部?
扩大药品的受热面积
4、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书P40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
炸裂试管
5、铁夹为什么夹在距管口1/3~1/4处?
防止烧坏铁夹的胶套。
6、试管中的导管为什么稍露出橡皮塞既可?
便于导出试管中的气体。
7、如何给固体药品预热?
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
8、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为什么不宜收集?何时开始收集?
开始的气泡是装置内排出的空气泡。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气体。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为什么放在瓶口,不能太长,而排空气法导管要接近瓶底?
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入太长,不便于在水下把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易漏气。
排空气法时,导管伸到瓶底,便于把空气排尽。
10、何时你知道气体收集满?
排水法,当瓶外出现大气泡时,收集满。排空气法时,瓶口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收集满。
11、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装置里的气体遇冷收缩,水会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12、为什么先加热前方药品,再加热后方药品?
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率和数量。练习题1.氧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
为什么?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将二氧化锰回收,问它能否继续用于制氧气?3.有人将氯酸钾和少量的高锰酸钾混合后加热,发现很快就能放出大量的氧气,试解释这一现象?高锰酸钾的起什么样的作用?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课堂小结D 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 汞+氧气
D.镁+氧气 氧化镁 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
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
氧气输出的速率B 8.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①④⑥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