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07 16: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的。
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嶙峋( )

凝视( ) 啜泣( )

头晕目眩( ) 小心翼翼( )
jiè
sǒnɡ

lín xún
nínɡ
chuò qì
xuàn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厌倦 附和 嘲笑 哭泣 呻吟 恍惚
暮色 安慰 凌乱 畏惧 参差不齐
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
重点:
难点:
理解“我”爬悬崖时的心理变化。
学习写作方法,培养心理素质。
1.故事发生的时间。
2.一共
有几个孩子爬悬崖?
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3.悬崖有多高?
4.“我”是怎
样脱险的?

1.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2.一共有六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内德和杰里。
3.悬崖大约有60英尺(18米)左右。
4.在父亲的鼓励下,“我”一步一步走了下来,成功脱险。
在爬悬崖的整个过程中,哪些词语说明了“我”的状态?
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反胃、阵阵眩晕、天旋地转、虚弱、无力、精神恍惚、麻木、怒吼……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文中哪句话表明“我”有了信心?
毫无信心(害怕)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巨大的成就感 (自豪)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你能概括一下“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吗?
在困难面前,不应畏惧却步,而要冷静分析,化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哪个?为什么?
2.父亲救“我”可以用几种方法?扛梯子把“我”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何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
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4.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甲:复述“遇险”
乙:复述“脱险”
问题一:你曾遇到过哪些困难?
问题二:你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问题三: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经验?
父亲

母亲

杰里

四个孩子
两两对比着来读,可从“教子”和“交友”两个大角度来深入阅读。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2.杰里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3.五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怎样评价?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父亲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抱孩子下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困难。其实,父亲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次经验,一次锻炼,一份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这是一种明智的父爱,是真正的父爱。在父亲的眼里,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父亲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同样,被溺爱的孩子也是经不起考验的。
父亲角度
人们经常说:“慈母多败儿。”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如果杰里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叫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会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里玩。可能,从此世上便会少一个作家。
母亲角度
杰里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里帮“我”,而杰利也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里虽然“看起来很担心”,但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里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悬崖上面救了回来。
杰里角度
我感觉四个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当自己的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没去拉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地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悬崖上,这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根本不算真正的朋友。
四个孩子的角度
多角度阅读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学着运用它,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