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拉萨的天空》说课稿
丁庄小学 杨贵东
我说的课题是“拉萨的天空”,本课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以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蓝的特点。总课时安排为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是一节精读感悟课。
一、说教材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本文文笔优美,用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描写拉萨天空的句子。
2、把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情感表达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了解拉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音乐、图片的帮助下,初读课文,感知美,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学生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4、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我的认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二)、品读课文,体会美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11《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丁庄小学 杨贵东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二)自学自测,小组纠错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
5.组内纠错。
(三)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钓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这种字的结构。
4.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自学自测,小组纠错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1)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2)品读比喻句。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1)小组交流,并读一读。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
(4)图片展示
3.齐读第五自然段。
准确、形象的比喻,点明了拉萨天空的美,表达了对拉萨的热爱。
4.组内纠错。
(三)质疑拓展,归纳总结
1.齐读课文,让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再次走进拉萨,欣赏拉萨的蓝天。
2.模拟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萨当地的导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请你着重带领大家欣赏拉萨的蓝天,并有机地介绍有关拉萨的其他内容。
3.教师小结。
(四)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内阅读
2.可提供关键词语,理清层次,逐步背诵。
3.可借助各种拉萨天空的图片资料,以境助诵。
11《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丁庄小学 杨贵东
拉萨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开始利用多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拉萨蓝天的图片,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拉萨的蓝天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此时让孩子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拉萨的天时,他们异口同声从心中喊出了“蓝!”。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他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度的思维和情感都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但对话的中心始终必须是学生。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本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负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在对话中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创造性地进行了表达,在这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拉萨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