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一、幕府的统治危机材料二 19世纪初期和中期,一些下级武士冲破禁令,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转化为工商业者。同时,商人的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大名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商人,以致出现“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惊惧”的局面。材料一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到国外。材料三
佩里率舰队抵达日本1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对外实行什么政策?到19世纪中期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统治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的制度江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1853年,佩里来航,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进人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并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长崎等地,并给予美国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内忧: 1.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
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
盾尖锐,直接威胁幕府的
统治。 2.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逐步形成,引起社会结
构的变化。新兴地主、资
本家、资产阶级性质的商
人,不满幕府的统治。德川家康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对内:实行封建专制。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佩里率舰队入侵日本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讨论: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相同点: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民族危机。
不同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封建势力相对薄弱,
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政治上:日本遭受欧美列强的侵略,面临着沦为
半殖民地的危险。背景经济上:外国商品涌入,日本工商业受到摧残,
物价飞涨,经济恶化,民不聊生。反侵略、反幕府的斗争此起彼伏主要力量——倒幕派(改革派):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倒幕运动二、推翻幕府统治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伏见、鸟羽之役1868
年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 1869年,幕府被
彻底打败,德川幕府
对日本长达260多年
的统治终于结束。武
装倒幕的成功,为明
治维新扫清了障碍。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恢复了天皇的权力。人物:
时间:
目的:
性质:
内容:(阅读p102-103进行知识梳理并标注)明治天皇1868年 变法图强 、富国强兵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三、富国强兵的举措
1.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提倡文明开化,推行欧美生活方式。
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还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首的庞大使团出访欧美各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治国方略。内容内 容废藩置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下
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提倡文明开化,推行欧美生活方式。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还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首的庞大使团出访欧美各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治国方略。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日本皇军岩仓使团告别日本出访欧美明治维新的意义有哪些? 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迈入了近代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应如何评价明治维新?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从此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威胁。讨论:日本的明治维新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富国强国之路;
改革要符合本国的国情,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
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行科教兴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