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精彩纷呈——展示篇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3精彩纷呈——展示篇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02 17:47:27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精彩纷呈——展示篇大象版科学 六年级上新知导入自制乐器观摩演奏会我们经过努力,制作出了这么多乐器,真让人高兴!我们举办个自制乐器观摩演奏会,给大家演奏一下,好不好?这个乐器做的太好了!新知导入活动提示:
①本次乐器观摩演奏会,要求制作小组向组委会展示自制的乐器,介绍乐器的发声原理和特点;并派代表用自制乐器独奏一首乐曲。
②要成立评比委员会,评选出最佳制作奖和最佳演奏奖。评委成员和评比条件由大家商量决定。评比结果可以用百分制,也可以用等级制。她的乐器演奏起来音挺准的。新知导入通过参加乐器观摩演奏会,我们了解了其他组乐器的独到之处。
我们设计和制作的乐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改进?我们的乐器改进好了吗?大家回去认真地练习演奏自己的乐器,准备在学校的音乐节上大显身手吧!明明的乐器构思很巧妙,但发出的声音不太好听有点像噪声。换成钢丝弦说不定会好些。究究他们的乐器真是太美妙了!声音真好听!乐器观摩演奏会上,我最佩服的同学是:
我最喜欢的乐器是:
其他小组同学这样评价我们的乐器和演奏:温馨提示:
在练习的时候不要影响周围其他人的工作、 学习和休息。要知道,再好听的音乐,对不想听的人来说,也是令人心烦的噪声。新知导入新知讲解了解制作方案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调查一下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控制噪声的设施。我们能为减少噪声做些什么?设置隔音带固定洗衣机禁止鸣笛新知讲解了解制作方案人是怎样听到远处的声音的?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新知讲解说说声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不仅空气(气体)能传播声音,水(液体),玻璃(固体)等其他物质也能传播声音。新知讲解了解制作方案声音传播的速度有多快?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每秒约340m空气水松木冰尼龙每秒约3230m每秒约1500m每秒约2600m铁水泥每秒约3320m每秒约4800m每秒约5200m由于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所以真空不能传递声音。新知讲解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两个宇航员即使相隔很近,也不能直接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了解制作方案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比较强的噪声,使人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极强的噪声,如飞机、火箭喷嘴旁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新知讲解了解制作方案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假如一个人突然置身于极强的噪声中,听觉器官就会发生急性外伤,并且整个机体会受到严重损害,双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甚至会造成脑震荡、休克或死亡。
噪声已被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污染着我们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新知讲解了解制作方案噪音的控制新知讲解了解制作方案下表中的目标我们都达到了吗?请给自己评分(1~5分)新知讲解课堂练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我们制作的乐器改变音高的方法是?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增加振动幅度。3.我们设计的控制噪音的措施是?制作隔音耳塞。如图,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图乙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 )。振动介质课堂练习课堂总结展示自制的乐器1 声音的传播过程2 噪音的危害与控制3作业布置作业1:练习演奏自制的乐器。
作业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减少噪音的方法。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精彩纷呈—展示片篇》教案
课题
精彩纷呈—展示篇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通过观摩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
使学生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
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通
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
重点
1、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
2、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难点
通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讲解
自制乐器观摩演奏会。
我们经过努力,制作出了这么多乐器,真让人高兴!我们举办个自制乐器观摩演奏会,给大家演奏一下,好不好?
活动提示:
①本次乐器观摩演奏会,要求制作小组向组委会展示自制的乐器,介绍乐器的发声原理和特点;并派代表用自制乐器独奏一首乐曲。
②要成立评比委员会,评选出最佳制作奖和最佳演奏奖。评委成员和评比条件由大家商量决定。评比结果可以用百分制,也可以用等级制。
通过参加乐器观摩演奏会,我们了解了其他组乐器的独到之处。
讨论:我们设计和制作的乐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改进?
观摩演奏会评比结果:
乐器观摩演奏会上,我最佩服的同学是:
我最喜欢的乐器是:
其他小组同学这样评价我们的乐器和演奏:
温馨提示:
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评选出最佳作品
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导入课题。
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乐器
拓展了解
拓展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
1.调查一下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控制噪声的设施。我们能为减少噪声做些什么?
2.人是怎样听到远处的声音的?
人能听到声音需要有三个条件:
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
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
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3.说说声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不仅空气(气体)能传播声音,水(液体),玻璃(固体)等其他物质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传播的速度有多快?
空气——每秒约340m
水 ——每秒约1500m
尼龙——每秒约2600m
冰 ——每秒约3230m
松木——每秒约3320m
水泥——每秒约4800m
铁 ——每秒约5200m
由于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所以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两个宇航员即使相隔很近,也不能直接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比较强的噪声,使人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极强的噪声,如飞机、火箭喷嘴旁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假如一个人突然置身于极强的噪声中,听觉器官就会发生急性外伤,并且整个机体会受到严重损害,双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甚至会造成脑震荡、休克或死亡。
噪声已被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污染着我们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在声源处控制
在传声途径上控制
在接收处控制
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
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与速度
了解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拓展了解
课堂练习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我们制作的乐器改变音高的方法是?
增加振动幅度。
3.我们设计的控制噪音的措施是?
制作隔音耳塞。
如图,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图乙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呻吟的传播需要依靠(介质 )。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开动思维,结合实际生活思考问题。
作业布置
作业1:练习演奏自制的乐器。
作业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减少噪音的方法。
学生注意观察,把科学延伸到生活中。
帮助理解、巩固课本内容,了解更多。
课堂小结
1.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
2.声音的传播过程
3.噪音的危害与控制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精彩纷呈——展示篇》练习
一、填空
1. 声音是由( )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 )。
3.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4.嘈杂、刺耳的声音属于( )。
二、判断
1. 声音在水中不能传播。( )
2.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 )
3. 真空不能传声。( )
4.噪声对人体没有危害。( )
三、简答题
1. 人能听到声音需要哪三个条件?
怎样控制噪声?
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精彩纷呈——展示篇》答案
一、填空
二、判断
1. 错
2. 对
3. 对
4. 错
三、简答题
1. 答:1、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
2 、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
3、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2. 答:1、在声源处控制。
2、在传播途径上控制。
3、在接收处控制。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两个宇航员即使相隔很近,也不能直接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