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种子的萌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02 21: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学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分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生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践中知道有的种子能萌发、有的却不能,那么什么样的种子能萌发、什么样的不能萌发呢?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呢?这是学生很容易想到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最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总结和归纳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分析: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在学习过探究过程后,学生对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已有清晰概念,这时应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并注意对照实验的重要性。但这一实验的设计中已不再是一个变量,而是多个变量,因此引导学生简化实验、分组完成对不同变量的探究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为2课时。
第1课时,课上,通过课前实验小组对种子萌发条件和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的现象及结果的描述,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在课上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讨论问题的给出和对实验要求的讲解,布置学生课下分小组完成,实验期间教师要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要求每组负责的学生,要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以备下节课组间交流汇报。并注意记录本组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出现什么问题、组员是否都参与到实验中等。
第2课时,让学生们通过探究实验结果,总结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分析探究对照实验的作用。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让学生们通过情境体会选种、播种等环节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重要性,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过程。启发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最后引导学生完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理解发芽率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课前准备:
首先在课前一周布置一组学生培养菜豆种子萌发幼苗的实验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要求其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并能描述给同学。课上由本小组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准备几种残破的种子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2分钟
导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什么在春天播种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种子萌发的过程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种子萌发与其自身条件有关系吗?
板书: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进入新情景
43分钟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
同学们都参加过春耕,那么有谁能根据生产、生活经验说一说种子萌发长出幼苗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看来种子能否萌发既有环境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不具体说哪些因素),我们先讨论环境因素。
前几天,有几位同学培养了菜豆种子,并观察了菜豆种子长成幼苗的过程,下面我们请这几位同学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培养菜豆种子使之萌发的。
提出问题:在同学描述的过程中,你推断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是否需要这些条件呢?请学生作出假设。
那么假设是否成立,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
将学生分组,确定组长,教师出示讨论的提纲,各组进行讨论。
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
2.实验探究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
3.怎样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
4.怎样设置实验对照组,对照组应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光和空气等条件?
5.对每一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一样?
6.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
7.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
小组讨论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讨论该组实验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是否可行。
讨论结束后指导学生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1、比较与自己的设计有什么不同?
2、书上的实验几号瓶是对照组?
3、1号、3号和4号瓶分别探究哪一种因素?
明确以上问题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制定具体探究方案。
布置课下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全组认可,规定具体同学操作,要求负责的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及时向小组中其他同学汇报,下节课之前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以备下节课组织交流汇报。
思考回答:长时间不下雨影响种子萌发、开春以后才能播种否则种子会冻死、种子被虫咬等等。
由课前布置的课外小组学生,描述培养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将种子放于疏松的土壤中,置于温暖处,每天浇点水。同时展示其成果。
水分、土壤、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
学生作出假设:水、阳光、空气、土壤、适宜的温度可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变量设计实验,并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对以上问题交换意见(两个小组发言即可)
看书上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各组完成探究方案:再次熟悉探究过程,完善探究计划
课下进行探究实验

第2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25分钟
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按小组汇报课下完成的探究实验现象和结果。
总结归纳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板书: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充足的空气
2.一定的水分
3.适宜的温度
(经学生实验可知:土壤、肥料和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每组有一名同学按上节课要求汇报实验现象和结果,各组探究的变量不同,所以设计的实验也不同,根据各自小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最后讨论后归纳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5分钟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提问:实验中选用的是什么样的种子?
如果春天家里要播种时,让你去种子站买种子,你要怎样挑选呢?展示几种残破的种子
总结出种子萌发不仅需要外界适宜的环境条件,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状况”也就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板书: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具有完整的、活的胚
那么,如果有的种子的种皮破裂了,种子能正常的萌发吗?
播放视频:胚发育成幼苗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个大、完整、饱满,没被虫咬
学生讨论后观看视频得到答案
展示“请你挑选最棒的种子”幻灯片
播放视频:胚发育成幼苗
5分钟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买好了,播种到地里是怎样萌发的呢?
播放种子萌发过程视频
板书: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发育形成根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观看视频,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
播放视频:种子萌发过程
10分钟
测定种子发芽率
可见种子萌发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
在农业生产上,播种之前必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怎么才能测出种子的发芽率呢?难道要用一整袋种子才能测出吗?不行的话又该怎么做呢?
明确以后,回去我们也可以试一试啊。
难怪出苗以后农民经常还要适当地补苗、补种呢。
提出新问题:怎样才能保证苗出得齐呢?
看书上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了解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课下完成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
展示“发芽率-种子活力的标志”幻灯片
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充足的空气
2.一定的水分
3.适宜的温度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活的、完整的胚
三、种子萌发过程:
胚根发育形成根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课后反思:
第1课时,组织学生制定探究方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按照要求制定“只探究一个变量”的实验方案。
第2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实验结果,可使学生通过分析结果,讨论得出结论。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可使学生不停留在课本上的文字,而是能在真正的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结论的真实性对农业生产也具有指导意义。而买种子的挑选环节包括发芽率的测定,让每位同学深刻体会农业生产中选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