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章的学习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之上,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时要不仅仅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还要认识到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能够认识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的学习最好采取图表的形式来进行,注重对有关生物多样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
学习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工程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资料搜集能力。
3、通过认识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基因多样性。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 ,还包括 和 。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 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 。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 和 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
4、我国的生态系统类型有 、 、 、 、 、 。
5、 ,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二、导入新课
随着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包括 、 、 三个层次。
(2)世界上,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最丰富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 、
。
(3)我国被称为“ 的故乡”,我国动物中,脊椎动物 、 和 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4)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
(5)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 、 、 、 、 、 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2、各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一种生物是一个基因库?
(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是怎样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的?
(3)某种生物突然消失将会产生哪种后果?
四、拓展创新
1、资料收集:我省许多地方有名优农产品。小组间合作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结合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并思考这与基因多样性的关系?
2、才艺展示:请你根据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写一篇200字左右歌颂家乡美景的小短文,看谁在文章中写到的生物种类多。
五、网络构建
你这节课的收获是:
你这节课的困惑是:
六、达标检测
1、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位居世界(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 )
A、环境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是( )
A、美国 B、巴西 C、印度 D、中国
4、下列关于我国生物种类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我国鸟类的种类位于世界第一
C、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位
D、我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5、我国的科学家袁隆平利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次杂交培育出了产量极高的杂交水稻,因而被称为“___________”并获得2001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6、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巴西 哥伦比亚 中国 (3)裸子植物 鱼类 鸟类 哺乳类
(4)基因的多样性 (5)森林 草原 荒漠 湿地 湖泊 海洋
2、(1)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细胞内有成千上万对基因。由于不同种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即使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2)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3)略
拓展创新
略
达标检测
1、C 2、A 3、D 4、B
5、野生水稻 普通栽培水稻 水稻之父
6、植物 苔藓 蕨类 种子植物 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