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 学习目标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了解: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历任外交部长 周恩来
(1949-1958) 陈毅
(1958-1972) 姬鹏飞
(1972-1974) 乔冠华
(1974-1976) 黄华
(1976-1982) 吴学谦
(1982-1988) 钱其琛
(1988-1998) 唐家璇
(1998-2003) 李肇星
(2003-2007)杨洁篪
(2007- 2013)
单元线索1949至50年代中期——奠基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1978年以来——重大调整
近代中国外交
艰难 · 智慧 · 博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一、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对立苏美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实质:中英国家之间的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不承认—建新外交关系改变地位
政治上独立自主清除—取消特权巩固独立和主权
维护独立与主权
交往中不至于被孤立倒向社会主义1.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B温馨提示:新中国外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尤其是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其中互不干涉内政,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实践,故B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还处于对抗中,故D项错误。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博弈一喜忧参半的中苏关系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博弈二日臻成熟的五项原则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首先是和 的谈判中提出(1953年)。
然后是在 和 联合声明中确立(1954)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提出:内容:领土主权平等互惠印度中缅中印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完全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博弈三初试锋芒的国际亮相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特点:第一次大国的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完全有可能实现和平共处的!”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求同存异中“同”与“异”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中找共同基础 ……” 材料二 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同:相同的遭遇;相同的任务与要求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3、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C温馨提示: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大会,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课堂小结依据实践成就方针政策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