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章《溶液》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 12月12日14时,全长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 )
A.东北地区冬季冷湿缺水的问题
B.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问题
C.华北地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的问题
D.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2. 下面有四种常见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的是( )
A.黄酒牛奶 B.矿泉水 C.生理盐水 D.牛奶
3. 下列四种情况下,水循环可能比较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4. 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我市有关部门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
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5. 系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牛奶变质 D.瓦斯爆炸
6. 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7. 在粗盐提纯食盐的实验中,每步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漏斗
8.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D.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10.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11.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2.水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氢气 C.水蒸气 D.无法确定
13.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28.6% B.26.5% C.40% D.30%
14.某农户生产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
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小于重力
15.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16.如图所示,同一潜水艇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F1,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1;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2,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F1=F2 p1
p2
C.F1 >F2 p1>p2 D.F117.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8..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分离方法
A 食盐中混有泥沙 沉淀法
B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蒸馏法
C 食盐和水的混合物 蒸发结晶
D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
19.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整个体积的1/2,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露出水面,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球( )
A.漂浮 B.悬浮 C.沉底 D.都有可能
20.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水球,有95%的面积被水覆盖
B.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3/4
C.冰融化为水后,质量变大
D.每个成年人每天一般约摄水2.5升水
二、填空题
21.如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下面的两根导线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上,其中“+”的接电源正极, “-”的接电源的负极,现回答下列问题:
(1)B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填写“氢气”或“氧气”);
(2)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t℃5%的硝酸钾溶液200克,若蒸发掉150克水,恢复到t℃恰好变成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克,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23.(8分)小何同学秋游时,看到许多浮标漂浮在西湖面上,他判断,浮标能够漂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标的密
度 ▲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选取了其中一只,测量出浮
标的体积为200cm3、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50cm3,那么该浮标的密度为 ▲ 。他又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
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即g=5N/kg,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变为 ▲ ,浮标在水的位置将 ▲ (“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24.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0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小球所受的方向应为图中________的方向(选填序号)。它的方向与________方向相反。
26.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400g,需碳酸钠________ g,需水________g.
27.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三、实验探究题
28.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如图2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
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3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叶沉入水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的大小
(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29.如下图所示是研究浮力问题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的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 。
2、b、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物所受浮力大小跟 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 无关。
4、c、e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 有关。
30.一天饭后.小明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她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她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她,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她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抹布吸水的效果不同?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器材:三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5)结论:______ 。
四、计算题
31.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1)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kg。
(2)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硫酸,稀释后20%硫酸溶液体积为多少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
32.如图,最近有报道,奇男子方恕云凭借一根不经任何加工的毛竹横渡富春江。(g=10N/kg)
(1)已知人与手上物体的总质量为80kg,他两只脚站在毛竹上的受力面积是400cm2,求他对毛竹的压强。
(2)若他所用的一根毛竹质量为210kg,体积0.3m3,则他能否实现水上漂行?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章《溶液》培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D B B B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B C D B A B D
二、填空题
21.(1)氧气(2)水 通电 氢气+氧气
22.25 20%
23. 小于 0.25×103kg/m3
0.25N 不变
24.(1)C (2)A≥B>C
25.1;重力
26.40;360
27.①③
三、实验探究题
28.(1) 重力
(2)____在浮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上浮或下浮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3) 甲同学将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控制浮力保持不变
29.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排开液体体积、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密度
30.(4) 相同质量 (5) 不同质量的布吸水效果不同
四、计算题
31.(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0kg×16%=32kg
(2)设稀释后20%硫酸溶液体积为x,50×98%=1.14x×20%
x≈214.9cm3=214.9mL
32.(1)他对毛竹的压力:F=G=mg=80kg×10N/kg=800N,
他对毛竹的压强:p===2×104Pa;
(2)毛竹和人的总重力:G总=m总g=(80kg+210kg)×10N/kg=2900N,
毛竹刚浸没时,毛竹所受的浮力最大,
所以最大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3m3=3000N,
因为F浮>G总,所以他能实现水上漂行。
答:(1)他对毛竹的压强为2×104Pa;(2)他能实现水上漂行。
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
第5页,共8页 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