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06 17:21:34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华北危机 D.武汉会战
2.下午6时,副总司令召集全部职员在大礼堂训话。大意是“……如其坚决不允,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顶受。我也必须亲身护送蒋到南京,俟中央政府的发落。”这一页日记的右上角清楚地写着“十二月十二日,晴”。这件大事标志着(  )
A.国共十年内站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国共两党正式实现第二次合作
3.“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在张学良等的资助下,孤身一人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据材料判断此事发生的时间(  )
A.1929年 B.1930年
C.1931年 D.1932年
4.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民党军队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观点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
A.扶植汪精卫南京傀儡政府 B.南京大屠杀
C.发动一系列侵华事变 D.对国民党政治诱降
7.“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依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  )
A.台儿庄战役取得大胜 B.武汉会战正在进行
C.第三次进长沙会战结束 D.第二次长沙会战胜利
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开辟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大会战 D.国民党正面战场不断取得胜利
9.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说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0.歌曲“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生动地体现(  )
A.湖南农民运动 B.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11.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叶挺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李宗仁
12.下图为抗战时期的木兰从军印画提梁壶,意在鼓励人们(  )
A.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投身军营,参加北伐 D.投身革命推翻清政府
13.右面漫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共抗日战争时期战略态势的变化,此变化最有可能发生于(  )
A.1938年 B.1940年
C.1942年 D.1945年
14.二战后,日本战史著作公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这反映了抗日战争(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B.一场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
C.提高了二战后中国的国际威望 D.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国家大力支持
15.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55分)
16.填空题。(10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   和平解决。
(2)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国军队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陷   ,在那里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以上。
(3)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   (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7.填表题。(12分)
阶段
战役
时间
评价
防御阶段
1937.9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937.8~11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阴谋
1938.3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
1938.6~10
速战速决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相持阶段
1940下半年
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1944年初
国民党军队大溃退
18.识图:(11分)

图一 《马关条约》签订 图二 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请回答:
(1)为两幅图片写几句简要的解说词。(3分)
(2)两幅图片反映的中国外交有何不同?分别用两个词概括。(4分)
(3)这两个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抗击日军陆军兵力百分比简表
时间
1937年6月
1937
年冬
1938
年冬
1939
年冬
1940
年冬
1941年
12月初
1942
年冬
1943
年冬
百分表
24%
88%
94%
83%
78%
69%
64%
54%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3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4分)
20.识图:(12分)
【图组1:日本侵华的罪行1——日军侵华五次事变】
【图组2:日本侵华罪行2——毒气战、屠杀无辜人民、细菌战】

毒气战   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
【图组3:日本侵华罪行3——在占领区内实行血腥殖民统治】

扶植傀儡政权以华治华  掠夺中国资产、榨取劳动力 推行奴化教育、愚民政策
请回答:
(1)试举两例说明图组3中的“以华治华”。(4分)
(2)根据图片概括出日本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4分)
(3)试结合图片谈谈你对抗日战争的认识。(4分)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华北危机 D.武汉会战
2.下午6时,副总司令召集全部职员在大礼堂训话。大意是“……如其坚决不允,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顶受。我也必须亲身护送蒋到南京,俟中央政府的发落。”这一页日记的右上角清楚地写着“十二月十二日,晴”。这件大事标志着( B )
A.国共十年内站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国共两党正式实现第二次合作
解析:从题干中“兵谏”和“送蒋到南京”判断出此事件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3.“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在张学良等的资助下,孤身一人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据材料判断此事发生的时间( D )
A.1929年 B.1930年
C.1931年 D.1932年
4.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C )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解析:图中的命令是七七事变爆发时的命令。七七事变后由于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民党军队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C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解析:本题两个关键信息是“1937年”和“华东”。
6.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观点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B )
A.扶植汪精卫南京傀儡政府 B.南京大屠杀
C.发动一系列侵华事变 D.对国民党政治诱降
7.“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依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B )
A.台儿庄战役取得大胜 B.武汉会战正在进行
C.第三次进长沙会战结束 D.第二次长沙会战胜利
解析: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即1938年9月29日,当时国民党正在组织武汉会战。
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指( C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开辟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大会战 D.国民党正面战场不断取得胜利
9.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说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C )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解析:从“1937年”“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次战役是平型关大捷。
10.歌曲“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生动地体现了( D )
A.湖南农民运动 B.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11.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D )
A.叶挺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李宗仁
12.下图为抗战时期的木兰从军印画提梁壶,意在鼓励人们( A )
A.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投身军营,参加北伐 D.投身革命推翻清政府
13.右面漫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共抗日战争时期战略态势的变化,此变化最有可能发生于( D )
A.1938年 B.1940年
C.1942年 D.1945年
14.二战后,日本战史著作公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这反映了抗日战争( A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B.一场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
C.提高了二战后中国的国际威望 D.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国家大力支持
15.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A )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国民党政府在后期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故排除④,应选A项。
二、综合题(共55分)
16.填空题。(10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2)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国军队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 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陷 南京 ,在那里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以上。
(3)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 平型关大捷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 中共七大 (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7.填表题。(12分)
阶段
战役
时间
评价
防御阶段
平型关大捷
1937.9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淞沪会战
1937.8~11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阴谋
台儿庄战役
1938.3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38.6~10
速战速决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1940下半年
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
国民党军队大溃退
18.识图:(11分)

图一 《马关条约》签订 图二 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请回答:
(1)为两幅图片写几句简要的解说词。(3分)
图一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二: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2)两幅图片反映的中国外交有何不同?分别用两个词概括。(4分)
屈辱外交,扬眉吐气。
(3)这两个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4分)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19.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抗击日军陆军兵力百分比简表
时间
1937年6月
1937
年冬
1938
年冬
1939
年冬
1940
年冬
1941年
12月初
1942
年冬
1943
年冬
百分表
24%
88%
94%
83%
78%
69%
64%
54%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中国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3分)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4分)
法西斯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面临的共同敌人,只有在平等基础上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国家才能彻底战胜法西斯侵略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0.识图:(12分)
【图组1:日本侵华的罪行1——日军侵华五次事变】
【图组2:日本侵华罪行2——毒气战、屠杀无辜人民、细菌战】

毒气战   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
【图组3:日本侵华罪行3——在占领区内实行血腥殖民统治】

扶植傀儡政权以华治华  掠夺中国资产、榨取劳动力 推行奴化教育、愚民政策
请回答:
(1)试举两例说明图组3中的“以华治华”。(4分)
日本法西斯扶植伪满洲国和汪精卫南京伪国民政府。
(2)根据图片概括出日本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4分)
侵占中国大片领土,采取灭绝人类的战争方式残害中国人民,大肆掠夺中国财物,扶植傀儡政权,思想上加强对中国人民的控制。
(3)试结合图片谈谈你对抗日战争的认识。(4分)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又是一场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使中华民族获得了初步的民族独立与解放,人民从日本法西斯的戕害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