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 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06 17:24:01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国内斗争”指的是(  )
A.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B.争取和平民主
C.召开政协会议 D.继续维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B.参加中共一大
C.筹划秋收起义 D.参加重庆谈判
3.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1945年两人“言和”的成果是(  )
A.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 B.签订“双十协定”
C.召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D.建立黄埔军校
4.1946年6月,重庆一家报纸上发表时事评论,下列语句最有可能成为其标题(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5.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战略上明确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是在(   )
A.百团大战后 B.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后
C.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后 D.武汉会战后
6.“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
A.找到了革命正确道路 B.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终结
7.“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下列哪一军事行动诠释了毛泽东这句话(  )
A.刘邓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8.“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蒋介石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转折”意即(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D.发动战略决战
9.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说:“现在,比较十八个月以前,人民解放军的后方也巩固得多了。”这是因为(  )
A.共产党广泛发动群众 B.解放区进行土改
C.解放军在军事上节节取胜 D.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
10.下列图片中与M点对应的事件和含义是(  )
A.渡江战役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B.辽沈战役 解放军数量上开始占优势
C.孟良崮战役 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被粉碎
D.北平和平解放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1.右图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
东北解放军入关
A.孟良崮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2.1948年底,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完整地保存下来,免遭战火破坏。这是由于(  )
A.北平被分割包围 B.华北全境解放
C.和平解放北平 D.北平人民极力保护
13.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毛泽东所说的“现在”指的是(  )
A.1949年3月 B.1948年9月
C.1947年6月 D.1946年6月
14.“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党政权 B.淮海战役胜利
C.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D.汪精卫南京伪政府覆灭
15.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美国反对国民党的统治
B.美国支持中国共产党
C.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D.上海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二、综合题(共55分)
16.填空题。(10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   》。1946年6月,蒋介石向   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开始。
(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   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1947年按照《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   运动。
(3)1949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   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17.列举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所作出的努力。(10分)
18.阅读表格:(12分)
材料一 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简表
项目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军事力量
陆海空总兵力430万,得到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
人民军队120万小米加步枪
经济力量
控制大部分省区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占据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美国政府的贷款和物资援助59亿美元
解放区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解放区经过多年战争经济遭严重破坏;无任何外援
材料二 1948年7月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简表
部别
总兵力
机动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解放军
280万
优于敌军
大为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军队
365万
不足
略占优势
危机四伏
低落
请回答:
(1)面对材料一的形势,内战初期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4分)
(2)共产党根据材料二的状况作出了什么军事决定?(4分)
(3)你认为造成材料二所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从表面上看来,现在时期,比较抗日时期,我们的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似乎是缩小了。但是在实际上,只是在现在时期……我们的民族统一战线才是真正地扩大了。
——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的压迫和我党坚决保护群众利益的正确方针,我党获得了蒋介石统治区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广大群众的同情。这些群众,因为挨饿,因为政治上受压迫,因为蒋介石的反人民的内战夺去了人民的一切活路,他们就不断地掀起了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的斗争,他们的基本口号是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和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胜利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可能胜利的。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毛泽东说“似乎是缩小了”?(3分)
(2)用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证“真正扩大了”。(6分)
(3)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胜利。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还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世界的东方,在这里,共有十万万以上人口(占人类的一半)遭受帝国主义压迫。
——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二 现在,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扭转了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伟大的事变”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4分)
(3)用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论述来阐释材料三中陈旭麓所说的“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4分)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国内斗争”指的是( B )
A.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B.争取和平民主
C.召开政协会议 D.继续维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D )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B.参加中共一大
C.筹划秋收起义 D.参加重庆谈判
3.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1945年两人“言和”的成果是( B )
A.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 B.签订“双十协定”
C.召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D.建立黄埔军校
4.1946年6月,重庆一家报纸上发表时事评论,下列语句最有可能成为其标题的是( D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解析: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内战,因此D项符合题意。
5.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战略上明确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是在( B )
A.百团大战后 B.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后
C.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后 D.武汉会战后
6.“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B )
A.找到了革命正确道路 B.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终结
7.“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下列哪一军事行动诠释了毛泽东这句话( C )
A.刘邓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解析:中共中央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掌握了战略主动。
8.“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蒋介石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转折”意即( C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D.发动战略决战
9.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说:“现在,比较十八个月以前,人民解放军的后方也巩固得多了。”这是因为( B )
A.共产党广泛发动群众 B.解放区进行土改
C.解放军在军事上节节取胜 D.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
解析:因为进行了土地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革命战争,解放区得到空前巩固。
10.下列图片中与M点对应的事件和含义是( B )
A.渡江战役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B.辽沈战役 解放军数量上开始占优势
C.孟良崮战役 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被粉碎
D.北平和平解放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1.右图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C )
东北解放军入关
A.孟良崮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解析: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同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
12.1948年底,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完整地保存下来,免遭战火破坏。这是由于( C )
A.北平被分割包围 B.华北全境解放
C.和平解放北平 D.北平人民极力保护
13.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毛泽东所说的“现在”指的是( A )
A.1949年3月 B.1948年9月
C.1947年6月 D.1946年6月
14.“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党政权 B.淮海战役胜利
C.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D.汪精卫南京伪政府覆灭
解析:由材料中“大江”“金陵”“换人间”可以分析出答案。
15.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C )
A.美国反对国民党的统治
B.美国支持中国共产党
C.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D.上海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二、综合题(共55分)
16.填空题。(10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 双十协定 》。1946年6月,蒋介石向 中原解放区 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开始。
(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 减租减息 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1947年按照《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 土地改革 运动。
(3)1949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 平津 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17.列举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所作出的努力。(10分)
①政治上: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②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各战场转入战略反攻;在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同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发起渡江战役。 ③经济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8.阅读表格:(12分)
材料一 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简表
项目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军事力量
陆海空总兵力430万,得到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
人民军队120万小米加步枪
经济力量
控制大部分省区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占据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美国政府的贷款和物资援助59亿美元
解放区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解放区经过多年战争经济遭严重破坏;无任何外援
材料二 1948年7月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简表
部别
总兵力
机动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解放军
280万
优于敌军
大为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军队
365万
不足
略占优势
危机四伏
低落
请回答:
(1)面对材料一的形势,内战初期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4分)
战略上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术上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2)共产党根据材料二的状况作出了什么军事决定?(4分)
转入战略反攻,把战争引向国统区。
(3)你认为造成材料二所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4分)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消灭国民党大量有生力量;在解放区展开土地改革。
19.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从表面上看来,现在时期,比较抗日时期,我们的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似乎是缩小了。但是在实际上,只是在现在时期……我们的民族统一战线才是真正地扩大了。
——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的压迫和我党坚决保护群众利益的正确方针,我党获得了蒋介石统治区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广大群众的同情。这些群众,因为挨饿,因为政治上受压迫,因为蒋介石的反人民的内战夺去了人民的一切活路,他们就不断地掀起了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的斗争,他们的基本口号是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和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胜利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可能胜利的。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毛泽东说“似乎是缩小了”?(3分)
国民党由联合抗日的对象变为革命斗争的对象。
(2)用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证“真正扩大了”。(6分)
解放区的土改使中国共产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国统区的人民群众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内战和卖国,拥护共产党。
(3)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4分)
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实现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团结一切反蒋的民主革命力量,推翻了国民党统治。
20.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胜利。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还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世界的东方,在这里,共有十万万以上人口(占人类的一半)遭受帝国主义压迫。
——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二 现在,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扭转了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伟大的事变”指的是什么?(2分)
解放军战略反攻。
(2)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一从民族解放运动角度,材料二从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角度。
(3)用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论述来阐释材料三中陈旭麓所说的“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4分)
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共同任务,解放战争则完成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