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物理考试评价 与习题课教学一、对初中物理考试命题的反思对考试的功能没有明确的定位,试卷缺少针对性
过早地瞄准中考这个终极目标
缺乏命题的技能,随意性比较大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甄别学生例1:小华和小海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用A、B 两个导体
进行实验,实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大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
表二中。
表一 表二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
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导体,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的数据,他们提出了猜想: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相同。为验证上述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通过考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初学物理学生的考试,命题教师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1)如何通过考试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更加愿意继续学好物理这门课
(2)如何让学生在对试题的阅读与理解过程中对本阶段的内容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复习,通过试题的解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如何通过考试实现查漏补缺的目的,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例2.(陕西2010年中考第1题) 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 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 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例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 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C. 固体传声比气体慢
D. 真空也可以传递声音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2、通过考试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考试不是老师制服学生的手段,考试题不是把学生考倒,而应把学生考活,考出自信。一套好的试题应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
例4.(陕西省2010年中考第33题) 上海世博会采用了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纯电动中巴车用于接待来宾。该车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参考表中数据,完成以下要求:(g 取10N/kg)
(1)该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 ;电动车与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比较,它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2)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空载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5m2,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3)该车在最大功率下,以最大车速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5km,需要多长时间?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第(3)小题:所用时间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f = F = 2880 N2、通过考试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命题者要思考学生在本阶段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概念是不够清晰的,哪些问题需要加深理解,本套试卷重点要解决什么样的关键性问题,本套命题应当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如何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加深学生的印象,重点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如何通过命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要特别提醒教师们注意的是每套试题都必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在命题前教师就应当预想到这套试题的讲解过程中应当重点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通过本套试题学生在哪些方面的能力会得到提升。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3、通过考试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例5.(陕西省2009年副题)图示是一辆新型汽车的主体框架。这辆车仪表板、骨架等原本用钢材的地方都改用了一种特殊塑料。据资料介绍这种塑料既轻又结实。1kg的钢球从2m高的地方落下砸在这种塑料上,塑料没有任何变化;砸在钢板上,钢板立刻变弯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塑料代替钢材是为了减小汽车的质量
B. 钢板被砸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钢球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钢材的强度一定比塑料的强度大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3、通过考试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估测的能力
例6. 以下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西瓜的质量一般是50kg
B. 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是1s
C.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0℃
D. 普通楼梯一级台阶的高度约为50cm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3、通过考试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估测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7.(黄冈2010年)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 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
(3)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3、通过考试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估测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8.(陕西省2010年中考第34题) 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图-1中手电筒的发光元件就是LED灯。图-2是一个定值电阻R和手电筒中一个LED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像。
(1)观察图像可知,通过R的电流与R两端的电压成 ,R的阻值为 Ω。
(2)当把LED灯与R串联按图-3接入电路时,R的电功率为0.08W。求此时R中的电流和电路的总功率。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2)如图像知,当 I = 0.04A UR=2V时,
它们的乘积恰好为P = 0.08W;
由电路图和图像知 LED灯与R串联,I = 0.04A时 ULED=4V ,
所以,总功率P=UI=(UR+ULED)· I=(2V+4V)×0.04= 0.24W. 4、重视试卷评讲,做到知能并重
“三个转变”:
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 教学方式的转变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 学习方式的转变
变单纯“错题订正”为“知能并重”——教学目标的转变
“五个让”: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
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
2012届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试卷讲评.ppt二、考试命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三、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1、真正了解您的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基础,唯有了解学生并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才能在学校生活中随时提供给学生专业方面的协助。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充分的了解,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备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学生作题的情况和对本节知识的了解情况研究每个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应当提供相关的服务,对学生不了解就可能出现教学失衡,学生需要的东西教师课堂上不讲,学生不需要或者已经非常熟练的东西教师却讲起没完没了,这样的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除此之外。教师要认真制订自己的教学语言,语言是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能否准确的表达教材的核心知识点,课堂教师的教学是否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等等。 2、反馈练习题的编纂与使用
所谓反馈题,就是在原已练习过的习题基础上,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解答过程中的思维障碍重新编纂的练习题。这种反馈题与原练习题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不是原题的简单重复。
对反馈题编纂的操作建议:
◆相同背景下改变设问角度
例9.在下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
改编后:在上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小于其消耗电能的是( )三、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对反馈题编纂的操作建议:
◆ 细微的变化,防止思维定势
例10.小明同学做“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过程
中,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相同的一滴水,
用酒精灯给其中的一块玻璃片加热,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
景可知,小明同学的上述操作主要是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液体的 是否有关。
改编1:小明同学做“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过程
中,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相同的一滴水,再将
其中的一滴水摊开使其表面积明显大于另一滴水的表面积,如图
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小明同学的上述操作主要是在探究液
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
改编2:小明同学做“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过程中,
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相同的一滴水,水滴的面积
相同。现用纸板对其中一滴水进行扇风,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
可知,小明同学的上述操作主要是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三、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对反馈题编纂的操作建议:
◆ 同一问题情景下,适当增大思维难度
例11. 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25W的是( )
改编1: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最接近0.02A的是( )
改编2:小刚利用电能表测量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下列某一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3kW·h,则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 空调器 B. 电冰箱 C. 电视机 D. 白炽灯三、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3、做好习题的精讲
物理分数的提高重在解题的质量,重在解题的方向和策略,要通过不断的反思,帮助学生总结经验,积累解题的思维方法。
在物理活动过程中大量的是推理过程,通过各种推理方法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通过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还应该对直觉思维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教学中进行培养。
通过创设物理应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物理模型、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应用物理与物理认知能力。
在解题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一定的思维度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4 、学生“说题”复习法
就是让学生用交流、说话的方式分析习题中涉及的知识、阐述解题方法与思路,并书写解题过程,教师给学生定性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说题,构建“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复习,体验所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实现主体经验的积累内化,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主动外延,追求和完善认知结构。三、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最好的教是会听,最好的学是会说! 5、注重个体差异,作业习题求精、求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
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
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
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有差异的作业,立足中间,促优、顾后,解决“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 。
三、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再见!求学问 需学问 只学答 非学问 ——李政道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