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案1(粤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案1(粤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4-05 08: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 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2)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科研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伽利略的研究过程,体会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究思想和方法。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习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有用的推论。
【知识要点】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特点:v0=0 加速度g=9.8m/s2(常量)
1、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vt=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s=v0t+1/2at2
二、理解:(1)s、a、v0、vt,均为矢量
(2)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当初速度为0时,公式变为
【问题探究】
一辆公交汽车进站停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1)汽车从开始减速起2s内的位移?(2)汽车从开始减速起6s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为负,即a=—4m/s2。又知v0=20m/s、t=2s,由位移公式x==20m/s×2s +×(—4 m/s2)×(2s)2 = 32m。
汽车从开始减速起6s内的位移是多少?
有个同学这样来求,你如何评价?
x==20m/s×6s +×(—4 m/s2)×(6s)2 = 48m。即汽车在6秒内的位移为48m。
点拔:像汽车刹车、火车进站、飞机着陆等实际的减速直线运动,在速度减为零后将停止运动,要注意物体做减速运动的总时间。此题中汽车刹车总时间为=s = 5s<6s,5s后汽车已停下, 汽车在6秒内的位移就等于5s内的位移,即x==20m/s×5s +×(—4 m/s2)×(5s)2 = 50m。
【典型例题】
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6m/s,求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和8s内经过的位移。
分析:该快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运动情况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已知加速度、初速度和运动的时间这三个物理量后,可以直接得出结果。加速度和速度都有方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选取一个正方向。
解: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因快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代入数据,可得快艇在8s末的速度为
vt=22m/s
快艇在8s内发生的位移为
s=112m
即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为22m/s,8s内经过的位移是112m。
【规律总结】
运用规律解题时的步骤
(1)审查题意,构建模型;(2)设定方向,写出条件;(3)依据公式,文字运算;(4)代入数据,数字运算;(5)结果分析,完善答案.
【当堂反馈】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B、速度变化的多,加速度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是a,在时间t内的位移是S,末速度是V . 则a、t、S、V之间的关系为( )
A. B.
C. D.
3.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加速度滾下,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通过AB、BC所用时间均是2s,则小于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 )
A. 2m/s, 3m/s, 4m/s B. 2m/s, 4m/s, 6m/s
C. 3m/s, 4m/s, 5m/s D. 3m/s, 5m/s, 7m/s
4.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5.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经过S位移的速度是v,那么位移为4S时的速度是( )
A.2v B.4v C.3v D.1.5v
6.由于刹车,汽车以10 m/s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9 m/s,则汽车前6 s内的位移是_______ m.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2 s内的位移为3 m,第8 s内的位移为12 m,则它的加速度为_______ m/s2,它在第1 s末的速度为_______ m/s.
8.物体从长1 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0.5s到达斜面的中点。
求:
⑴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总时间t
⑵物体滑至斜面底的速度v的大小。
9.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为-2m/s2.该物体在某1s内的位移为6m,此后它还能运动多远?
 
10.把长为s的平直公路分成n等份,一辆汽车从始端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运动,当它到达每一等份末端时,加速度增加a/n,则汽车到达终点站B时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是否加速、减速要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加速度的大小和变化。2.D 3 B 4.C 5.A
6.【解析】设1 s末的速度为v,则=9,所以v=8 m/s,所以a=2 m/s2,减速为零时间t= s=5 s,所以s=10×5 m-×2×52 m=25 m.
7.【解析】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a·t和位移与平均速度间关系s=t得:
第1 s末的速度为v1=v0+a×1=v0+a,
第2 s末的速度为v2=v0+a×2=v0+2a
第7 s末的速度为v7=v0+a×7=v0+7a
第8 s末的速度为v8=v0+a×8=v0+8a
在第2 s内有:3= ①
在第8 s内有:12= ②
解①②式得:v0=0.75 m/s,a=1.5 m/s2
则第1 s末的速度为:2.25 m/s.
9.  解析:设物体在第ts内的位移为6m,则:
  s1=v0(t-1)+a(t-1)2,s2=v0t+at2,s2-s1=6m,t=3.5s,
  vt=12-2×3.5m/s=5m/s,s=m=6.25m.
10.  解析:依题意有:第一段的末速度v12-0=2as
  第二段的末速度:v22-v12=2(a+)
  第三段的末速度:v32-v22=2(a+)
  ……
  第n段的末速度:vn2-vn-12=2[a+]
  以上n个式子累加得:
  vn2=2a××[]=
  即:vB=.
【达标训练】
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2.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l 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3.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5.5 m/s B.5 m/s
C. l m/s D.0.5 m/s
4. 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 )
A.t1
B.t2
C.t3
D.t4
5.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内位移为x1;,第2个t s内位移为x2,则物体在第1个t s末的速度是( )
A.(x2-x1)/t B.(x2+x1)/t
C.(x2-x1)/2t D.(x2+x1)/2 t
6. 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为vt,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 )
A. x < vtt /2 B.x = vtt /2
C. x > vtt /2 D.无法确定
7. 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 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 ( )
A.l∶8 B.l∶6
C.l∶5 D.1∶3
8.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9. 汽车正在以 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 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 )
A.9.67m B.3.33m
C.3m D.7m
10. 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cm,BC=10c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11. 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的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刹车后以7 m/s2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4m,则可知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是 m/s。
12. 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匀加速运动,最初一分钟行540m,那么它在最初10s行驶 m。
13.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自A向B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于B点,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0.4m/s2。若汽车在某1s内通过了0.4m的位移,则在这1秒前汽车已运动了 s。
14.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1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
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17.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g=10 m/s2)
【达标训练参考答案】
1.ABC 2.ACD 3.D 4.B 5.D 6.C 7.A 8.B 9.C 10.B
11. 14
12. 15
13. 6
14. 6m/s或14m/s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包括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仍相同,二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已经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1s后的速度为vt =10m/s 或vt = -10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m/s或m/s。
答案:6m/s或14m/s
点评: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15. d1=1.20 cm d2=5.40 cm d3=12.00 cm v2=0.21 m/s a=0.60m/s2
16. 利用相邻的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公式:Δs=aT2,知Δs=4 m,T=1 s. a=
=m/s2=2m/s2.再用位移公式可求得s5=v0t+at2=(0.5×5+×2×52) m=27.5 m
17. (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22 - v12 =2as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1=60 m/s,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1=v12/2g=180 m,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s1+s2= 305 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 == 6 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3.85 s,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 s
【反思】
收获
疑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