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萍浏醴(li)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
2、知道徐锡麟、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的英雄事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敢叫日月换新天——武昌起义
百年遗产永传承——辛亥精神
教学板块
为有牺牲多壮志——烽火四起
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评价
独立查找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萍乡、浏阳、
醴陵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1911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
广州
影响最大
一、为有牺牲多壮志——烽火四起
黄花岗起义
他们的绝笔之作
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这次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黄花岗起义
影响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
从材料一中分析革命志士领导的这些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1、缺乏群众基础;
2、发动的条件不够成熟;
3、缺乏正确的领导
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探究一:
1、起义的时间
2、起义的地点
3、起义的经过
4、起义的结果
阅读课文,回答武昌起义的相关问题
二、敢叫日月换新天——武昌起义
2、地点
1、时间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 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全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3、经过
4、结果
1、成立湖北军政府 选举黎元洪为都督
2、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上海起义成功后的南京路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思考:武昌起义为何能取得成功?
1、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的积极谋划;
2、同盟会的推动;
3、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
探究二:
材料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是疯子。
——吴玉章
材料二:“1915 年,袁世就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专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1906年《军政府宣言》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叩头等繁复的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取代,继后又改为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政治思想相同的人互相称“同志”。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探究三:
辛亥革命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徐佩旒[ liú ] 、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 liáo ] 、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 zhě ]成、徐应安、李炳辉
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 bāo ] 、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 quán ]?、周增、林修明
方声洞、冯超骧[ xiāng ]?、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 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燊[ shēn ]、 陈清畴[ chóu ]? 、陈发炎
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铃、李德山、林盛初、程良、宋玉琳、石德宽、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七十二烈士:
辛亥精神:
它是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
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它是无私无畏、忠贞奉献的博爱精神;
它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革命志士的奋斗
辛亥革命
(1)萍浏醴起义
(2)安庆起义
(3)广西起义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
(4)经过
武昌起义
(2)主要力量:
(3)时间
(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5)结果
(4)黄花岗起义
1911年
(1)谋划
: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归纳小结:
1、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
?
学以致用:
2、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错误的是:
A.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封建帝制
中考链接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4)他领导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