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04 11: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 使植物增重的是土壤。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的实验2.3kg90kg89.94kg种植五年后称重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
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 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呢?76.7kg60g水实验结论:使植物增
重的物质是水。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
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碘液 黑纸片大、小两烧杯曲别针 火柴 自来水 酒精 盆栽的天竺葵把一株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消耗叶片内原来的有机物(如淀粉)。步骤一: 目的:暗处理提示:对照步骤二: 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选叶遮光 步骤三: 把步骤二处理过的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3—4h。
提示:
没有用黑纸遮盖的
部分可以在光下进行光
合作用。
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步骤四:目的: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叶片不再显示绿色。
酒精易挥发,水浴加热为了安全。
酒精脱色酒精热水——————步骤五:
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稍等片刻,用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结果:
没有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遮光的部分未变蓝色。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仔细观察现象,并填表。实验:变蓝不变色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什么结论?1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等有机物光合作用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得出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释放出氧气。什么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 氧气光叶绿体(原料)(产物)(储存着能量)补充: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是选用水绵用为实验材料,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二是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
三是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
四是进行黑暗和曝光的对比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结论: 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为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受光部位的周围。恩格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是:观察下图植物,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场所,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实验前(左) 实验后(右)银边天竺葵探究实验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青菜不同部位实验结果植物的某些部位呈现绿色是什么原因呢?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在叶绿体中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叶绿素。叶绿素获取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叶绿体:有机物的加工厂,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叶片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韭菜 韭黄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三、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1、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3、维持大气O2和CO2的相对平衡。意义:1、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而适当地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时会使光合作用增强。“气肥”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合理密植 运用:
光作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在农业生产中怎样提高农作物对阳光的利用率呢?合理密植间作
套种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间作套种知识总结: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照有机物,氧气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