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孤独之旅[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0-06 16: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 孤独之旅曹文轩 曹文轩,1945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
生字:
嬉闹(xī) 觅食(mì) 驱除(qū) 戳破(chuō)
旧茬儿(chá) 雍(yōng) 撩逗(liáo)
词语:
撩逗:挑弄,引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请以“孤独是……”写一句话。人物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少年杜小康贫困失学后生活在孤独艰苦
的环境中。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发展:开端:高潮:结局: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而言,“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1、是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失学后,离开同学、学校,的痛苦和寂寞。
2、是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的一种恐惧。
(1)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
(2)是对前途的恐惧
杜小康从“孤独之旅”中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坚强、乐观、勇敢、承担责任、关心亲人…… 找出小说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环境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 鸭群: 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了,“坚强”了。“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在生活的“阳光”下变得茁壮。 芦荡:风雨:文章还多次地进行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营造了氛围,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杜小康在与暴风雨的搏斗中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请以“孤独是……”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