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单元综合检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
1、1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 )
A.采矿业、冶金业
B.毛纺织业
C.棉纺织业
D.交通运输业
2、“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生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华盛顿
D.克伦威尔
3、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改进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工厂制度的诞生4、“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恩格斯的这句话意在(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赞扬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的反法联盟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英国人史蒂芬孙的发明( )
6、英国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是( )
A.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B.地理位置优越
C.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D.国土面积比其他国家大
7、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手工工场的普及
B.人们向往城市的生活
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潮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9、“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政治经济学
B.《人权宣言》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科学社会主义
10、它发表170年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对我们今天进行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它”是( )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11、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864年成立于伦敦
B.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它的成文使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D.世界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
12、法国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员墙,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去瞻仰过它,你认为与“公社社员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雾月政变
B.三级会议的召开
C.攻占巴士底狱
D.五月流血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共2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材料二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材料三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推动了工厂开办和蒸汽机运转,但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到1830年,英国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2分)
(2)为什么说英国的变革威力并不减弱?(3分)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3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一《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部分和人类创造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材料三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逼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一一《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可知,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明显的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3分)
(3)材村三中的“公社”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4)上述内容反映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哪两个阶级的矛盾已相当尖锐?(2分)
七单元综合检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
1、1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 )
A.采矿业、冶金业
B.毛纺织业
C.棉纺织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把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造成珍妮纺纱机,这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放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C项正确。
2、“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生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华盛顿
D.克伦威尔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可以看出这是蒸汽机,瓦特对改进蒸汽机作出了巨大的重,之。故选B项。A项是珍妮机的发明者;C项是美国的国父;D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军事独裁者。
3、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改进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工厂制度的诞生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说明工厂最初是建在有水的地方,为机器提供动力的是水,后来动力发生了变化,瓦持改进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题干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有关,故选B项。
4、“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恩格斯的这句话意在(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赞扬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的反法联盟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国”“比较平静”“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至1840年前后完成。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故D项符合题意。
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英国人史蒂芬孙的发明( )
答案:D
解析: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轮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火车是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陆路交通工具。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
6、英国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是( )
A.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B.地理位置优越
C.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D.国土面积比其他国家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工业强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为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提供了条件,使英国最终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选A项。
7、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手工工场的普及
B.人们向往城市的生活
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工业强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为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提供了条件,使英国最终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选A项。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潮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思想文化条件;社会主义思潮高涨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条件。阶级基础和文化条件都是在经济条件下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9、“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政治经济学
B.《人权宣言》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B项符合题意。
10、它发表170年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对我们今天进行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它”是( )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11、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864年成立于伦敦
B.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它的成文使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D.世界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国际,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该组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C两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表述过于夸大化,符合题意。
12、法国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员墙,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去瞻仰过它,你认为与“公社社员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雾月政变
B.三级会议的召开
C.攻占巴士底狱
D.五月流血周
答案:D
解析: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义,建立了巴黎公社。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公社战士为保卫巴黎公社,与人展开激烈斗争,许多公社战士壮烈牺牲。这就是“五月流血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共2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材料二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材料三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推动了工厂开办和蒸汽机运转,但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到1830年,英国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2分)
答案:君主立宪的确立,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为什么说英国的变革威力并不减弱?(3分)
答案:工业革命完成.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确立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任答2点即可)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3分)
答案:角度一: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如鼓励发明创新、完善专利保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角度二:避免科技创新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环境污染、避免侵略扩张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一《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部分和人类创造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材料三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逼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一一《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可知,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明显的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
答案:贫富分化加剧。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3分)
答案: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材村三中的“公社”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答案: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上述内容反映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哪两个阶级的矛盾已相当尖锐?(2分)
答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