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火山和地震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4火山和地震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05 10: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导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 科目:科学 备课教师: 教研组长:
教学
内容
4 火山和地震
学习
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
2、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地震的形成。
3、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现象。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防措施。
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人为了生存可以战胜自然。
2、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的具体成因。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教学
准备
地震模拟器、水槽、火山喷发模拟器、气球、积木、录像
教学
过程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复习: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吗?(地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过渡揭题:今天这两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
3、学生交流:关于火山和地震你知道些什么?
4、视频欣赏:通过片段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过渡:大家去过科学宫,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2、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提问,对答。
3、过渡:为了更好得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学生气球喷水实验(几名)
教师模拟实验。(土豆泥实验)
4、师生小结。
火山喷发的原因?
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
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5、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
三、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过渡:我们知道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通过录象我们已经略知一二。
2、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的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毛巾实验)
3、研究地震的危害程度:
学生活动一:水槽落子实验。
P23学生活动二:纸箱地震模拟器实验,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
学生活动三:画图(地震的中心与强弱)
交流:
4、小结。
四、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
1、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的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还有伟大的发明。
2、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告诉大家什么呢?
3、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两种自然现象,或者其它现象?
4、安全教育:
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
印度洋海啸对你的启示?
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五、总结,拓展:
1、总结:
2、投影拓展辩论赛:
地球是运动的吗?
为什么我国台湾省是地震的频繁地区?
板块之间的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我国古代对地震的研究还有何成果?
现代还有哪些地震预测仪器?
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预测地震?
为什么地震前有征兆?

板书设计:

火山和地震
形成原因
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