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8 罐和壶(一)
作者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古今中外的罐和壶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罐和壶的形状美、色彩美,体会它们的形式美,能够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罐或壶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生情况:
此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和制作手工的美术基础,也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但是他们对罐和壶的印象基本上比较概念化,了解不多,缺乏对器皿的细致观察,绘画容易停留在较为平面的层面。
教学方式、手段:
1.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活动;
2. 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形成创意和独立的见解,并创造性地加以呈现和表达;
3.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准备:陶罐、瓷壶、教学范画、课件、勾线笔、色卡纸、铅画纸。
学生准备:自备罐或壶、彩色纸2-3张、水彩笔、胶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感受罐和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实用和欣赏价值;知道罐和壶的制作材料的多样性,了解江苏的紫砂壶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撕纸的方法表现陶罐的古朴美,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撕纸、线描等)设计出漂亮的罐或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美丽的罐和壶,感受它们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对罐和壶的探究和表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撕纸添画的方法来表现陶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设计制作一个罐或壶。
教学难点:有创意地表现一个罐或壶。
教学设计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前,老师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制作的一种器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器皿究竟是什么?
生:罐子。
教师板书:罐。
师介绍: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制造使用各种陶罐,他们用陶土掺水塑造成一定的形状,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烧成坚硬的陶罐。
师出示自己带来的陶罐和瓷罐,让学生通过敲击罐口,辨别发出的不同声音,体验陶器和瓷器不同之处。
现在老师就请你们来欣赏美丽的陶罐。
课件展示——罐的图片。
二、游戏探究
师请学生看图片,讨论:陶罐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罐身较大,左右对称,有的有把手,在罐身上面有花纹,集中在罐的中部。
师问:你能用身体来模仿陶罐的外形吗?
(请两位上台来学生模仿造型,鼓掌表示感谢)
师:你们看陶罐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生:有曲线、折线。
师:除了用美丽圆滑的线条外,还有花、鸟、动物等图案。(播放课件)
师:看到了这些美丽的陶罐,今天老师和大家来做个陶罐好吗?
1. 课堂教学演示一:撕纸陶罐。
教师示范:
(1)对折彩纸,提醒学生注意开口向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陶罐,撕出外形——沿着折线先撕出罐子的口,再撕外形,尽量撕大一些,用手一点一点拧纸头;
(3)用勾线笔在陶罐的中部添加花纹。
学生课堂操作练习: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欣赏部分作品。
2. 课堂教学演示二:撕纸添画。
师在学生制作的陶罐的基础上添加上盖子、壶嘴、把手,看看变成了什么?
学生:壶!
教师板书:壶。
教师:你知道壶可以用来装什么?
学生:茶水、酒、醋等。
师:壶的用途很广泛,可以贮水、盛酒、煮汤、烹茶。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工匠制作了各种美丽的壶,现在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那神秘的壶的世界中,领略悠久的壶文化。(课件展示——壶的图片)
三、名壶欣赏
陶壶——船形、鸟形、虎形、人形;草纹、各种线条、几何图形、具象纹饰。
瓷釉壶——鹦鹉形、鸳鸯形、鸡首、人形、僧帽形;写实纹饰。
青铜壶——盘口壶、普通壶;龙纹、人物、动物、葫芦。
提梁壶——壶把安装在壶的上方,并与流在一条直线上。上虚下实、上轻下重,飘逸而沉静。
皮囊壶——形似游牧民族使用的皮革缝制的水囊,便于携带。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
倒流壶——由于逆转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需要把壶倒转过来,将水从壶底注入壶里,放正后倒出,故而得名“倒流壶”。
紫砂壶——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教师精选了丰富图片,展示了古今中外各种有特色的壶,揭示了壶的造型美、纹饰美、材质美,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四、赏析交流
师:看到这些名贵的壶,你能说说做壶的材料有哪些?
生:有陶器、青铜器、瓷器、玉、铜等。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家的壶,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师:同学在课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就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壶和罐,同座位或前后的同学相互欣赏交流一下,看看谁带来的壶和罐最有特色?
(学生交流展示,小组讨论。)
师: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现在就请部分同学上来介绍一下。
(有意识请带紫砂壶的同学来介绍。)
师:知道吗,在我们江苏的宜兴就盛产紫砂壶。
介绍名壶产地——江苏宜兴,紫砂壶是由紫泥等天然泥和砂混合而成,因呈现紫黑色而得名。据说用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能保持茶水的温度,使用久的紫砂壶即使加白开水也能散发出茶水的香气。你们说是不是很神奇?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的名壶,你能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壶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介绍:你们看,壶的基本造型以圆形为主,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的几何形,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事物设计成具象形。
讨论:现在老师请你想一想,若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一把什么样的壶?外形像什么?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或图案?(学生讨论)
师:你们想的可真好。现在我们看看我国珍藏的罐与壶的艺术珍品吧!
(播放视频短片——故宫宝藏。)
●白陶鬲:陶器,新石器时代作品,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代杰出代表作,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粉青贯耳穿带方壶:南宋官窑,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花人物纹扁壶:景德镇窑,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彩鱼藻大盖罐:景德镇窑,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探究演示
1. 师:今天我们也来设计属于自己的壶。(欣赏教师范例剪纸、线描)
2. 师生互动演示。(可以生说师画或师生合作完成)
●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剪纸、线描、彩笔绘画等。
●设计草稿:壶身的基本造型是几何形还是具象形、仿生形;先在中间靠下的地方画出壶身再添加壶嘴要与壶口平齐、壶的把子。
●在壶身中部用勾线笔添画纹样、涂色。
备注:提示学生在设计时要注意罐或壶的口和底部要体现出一定的弧度,在设计纹样的时候,要注意整体纹样也要形成的弧度,以此表现出罐体或壶体的体积感。
六、创作感受
学生运用撕纸添画或直接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罐或壶,用深色的笔勾线,动作快的学生可以为作品涂上喜欢的色彩。
七、欣赏评述
集体赏析,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自我或相互点评。
八、延伸拓展
1. 欣赏大师作品:毕加索的鸟形壶、人脸壶;
2. 了解南京的名壶:南朝的鸡首壶,盖子已经遗失;
3. 趣味尝试:倒流壶的秘密。
作业要求
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层面的作业:
1. 先撕纸然后直接添画纹饰变成罐子;
2. 此基础之上添画把和嘴,变成壶;
3. 在作业纸上重新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罐或壶的造型;
4. 允许学生用深色的水彩笔表现单色线描效果,有能力的学生建议他们可以运用色彩表现罐或壶。
教与学的评价
在课堂中进行随堂评价,教师给学生较多的表达时间,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评价的时候,对于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内容,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更多的学生学会欣赏和评述他人的作品。学生的评价不能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表达要具体,不空洞。
反思和总结
“罐和壶(一)”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程。本课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观察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用撕纸和绘画的形式,体验艺术的美感。教师紧密联系生活,从自家壶和罐的实物切入新课,直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通过敲击听声音的方式,进行陶罐和瓷罐的材质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件中的精美图片,带领学生徜徉在古老而又神秘的历史长河中,领略中外罐与壶的造型美、色彩美、纹样美。教师在欣赏中自然融入趣味性的撕纸练习,再进行适当的添画,解决了罐的造型问题。教师又利用撕纸罐的练习作品进行添画,增加了壶嘴、壶把手等部件,使之成为壶的造型,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和纹饰表现罐或壶的色彩和质感,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演示环节,教师先从撕纸罐的造型开始,接着进行添画自然过渡到壶的造型,难度适中,讲解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层面的作业: 1. 用撕纸添画的方式表现罐或壶,这种方法简单出效果,易于学生掌握;2. 在作业纸上直接描绘罐或壶,这种方式适合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孩子学生,也更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陶艺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还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自己原创的罐或壶,感受陶艺的古朴美。
教学资源库
参观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