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水墨画鸟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水墨画鸟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鸟是人类的的朋友,是同学们熟悉并喜欢的动物。本课是让学生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来表现鸟。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水墨画工具材料,通过对第一册“水墨游戏”、第二册“练笔成图”、第六册“水墨情趣”的学习,已经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理解掌握了毛笔可以画出不同深浅墨色的墨线、墨点和墨块。通过对第四册“水墨画花”“水墨画树”以及第五册“水墨画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用水墨工具来造型表现的方法。而在本册的“鸟和家禽”中,学生又了解到画鸟要抓住鸟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以及动作特征;从“鸟的纹样”中学到了用点线面装饰和夸张、变形等手法来表现鸟的纹样。让学生用传统的水墨工具画自己喜欢的鸟,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水墨画的美感,体验水墨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泼墨晕化的偶然性。本课教材选取了三位画家作品:林风眠的《猫头鹰》、陈子庄的《鸭》和朱耷的《鸟》,引导学生欣赏学习画家们用不同的水墨技法表现的鸟,学习用不同墨点、墨线、墨块以及破墨等技法来表现鸟。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年级“水墨游戏”“练笔成图”、二年级“水墨花”“水墨画树”、三年级“水墨画动物”“水墨情趣”,学生从墨点、墨线、墨块到花卉、植物、动物等,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对基本笔法和水墨运用都有一定的了解。尝试用水墨的方法来表现鸟和家禽,学生很喜欢,但是如何用合适的水墨语言表现出鸟和家禽的形体、姿态,特别是羽毛的质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水墨画鸟的学习,了解浓破淡、淡破浓的“破墨”技法,进一步深化理解水墨画中笔墨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选择用不同合适的墨点、墨现、墨块配合墨色的浓淡变化,破墨等技法来表现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笔墨的趣味,提高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水墨画鸟》一课中,为了创设多维的、丰富直观的学习情境,我充分运用视频、ppt、图片、音乐、实物投影等信息技术手段,较好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
在导入环节,我运用视频组织教学,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来,,为下一步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基础。新授环节,运用实物投影,进行示范讲解。实物投影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鸟的结构。我还在这一环节中运用了图片和ppt,和学生一起欣赏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所见到的水墨画鸟的形态、意蕴,抓住它们的型与色的特点,感受画面的丰富层次,学会表现水墨画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视频导入,感受水墨韵味:
1、PPT播放一组《牧笛》片段中姿态各异的水墨画鸟。
2、板书课题:水墨画鸟
学生欣赏思考:跟之前画的鸟有何不同?画者用的什么工具
视频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尝试游戏 ,探究水墨趣
1、(PPT)水墨游戏要求:
(1)画出不同的墨点、墨线、墨块,要有干湿浓淡的变化;
(2)将它们重叠、组合,看看笔墨有什么变化。
(教师解释)重叠——画了第一遍的笔墨上再画;
组合——画不同的墨点、墨线、墨块。
板书(墨点、墨线、墨块 干、湿、浓、淡),并以水墨画作形式呈现。
2、展示几张学生练习作品,稍作点评。
3、表扬画鸟的同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是不是能画得更好。
4、讲解破墨法,板书:破墨。
学生读游戏规则,之前也学过了“鸟和家禽”,知道鸟和家禽要抓住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鼓励学生尝试用水墨工具来画一下鸟。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尝试用墨点、墨线、墨块画出鸟,这个小练习设计得有梯度,可以直接挑战画鸟,也可以画笔触变化,通过练习点评引出本课的一个重要技法“破墨”,
三、逐层探究
1、(播放微视频),解析:“破墨”。微视频内容:(1)先用调有淡墨的笔在宣纸上作画,再用浓墨加在未干的淡漠上,我们称这种方法为浓破淡;(板书:浓破淡)(2)先画浓墨,未干时用淡墨画第二遍。我们称这种方法为淡破浓。(板书:淡破浓)
2、(PPT总结):在宣纸上作画,当第一遍水墨未干时即在上面画第二遍,使水墨产生渗化交融的效果,这种方法叫“破墨”。点、线、墨块、干擦,在破墨时可交替使用。
学生观看,并学习破墨的技法。
观察墨痕,谈感受。深度理解。
通过微视频,直观演示“破墨”,解决本课的难点。
四、对比观察,研究方法
(PPT展示猫头鹰—破墨 鹅—干擦 鹰—泼墨)做连线游戏,看看不同笔触用来表现什么鸟的羽毛最合适?
板书:干擦 泼墨 特点。
学生思考并根据图片感受。
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各种鸟的羽毛的质感和水墨笔痕之间的对应,解决不同的鸟和家禽的羽毛特点可以用不同的笔触技法来表达这一教学重难点。
课件的使用,揭示学习主题,引出重点研究的问题。
课件展示,进一步发现使画面层次丰富的表现方法。
五、走进经典,感受水墨美
1,看大师们怎样用不同的水墨技法表现同一种鸟--猫头鹰,说说他们各是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2、PPT同时展示陈子庄的《鸭》和朱耷的《鸟》,比较不同。
让学生能使用本课知识去分析大师的作品。承接上面的游戏,对画家四张猫头鹰的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落到用笔用墨的方法。
通过多媒体示范解决重点难点。
通过实践进一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不同的鸟可以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同一种鸟也可以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手法来表现。
六、实践创作,表现自我美
教师范作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掌握表现要点。
临摹或者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表现自己最喜爱的鸟。PPT循环播放优秀学生作品和大师作品。背景音乐既作为时间的提示,又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七、欣赏评价,评价独特美
展示学生作品,将学生作品贴到“百鸟园”。
评价建议(PPT展示):
形态美——是否画出鸟的特征;
笔触美——是否运用“破墨”等技法画出不同鸟的羽毛特点;
墨色美——是否有浓淡干湿的变化。
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实物投影的使用,出示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的美术术语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八、总结拓展,拓展包容美
9. 水墨画鸟
临摹 写生
破墨 干
墨点 浓破淡 淡破浓
干擦 湿 特点
墨线 羽毛
泼墨 浓 感受
墨块
用色 淡
……
安静有序整理自己的绘画工具。
图片展示,拓展知识,提升审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反思和总结:“水墨画鸟”是“水墨画教学一条线”的内容,尝试用水墨的方法来表现鸟和家禽,深受学生喜欢。但是如何用合适的水墨语言表现出鸟和家禽的形体、姿态,特别是羽毛的质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
我设计了两次作业和练习,第一次作业,尝试水墨游戏或水墨画鸟,学生从重叠组合不同的墨点、墨线墨块的尝试中发现新的水墨画技法破墨。而尝试画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困惑走进水墨画鸟的学习,先尝试后学习能使学习更有针对性。用林风眠的《猫头鹰》、陈子庄的《鸭》、朱耷的《鸟》作为示范,并拓展一些画家画猫头鹰的作品。从对比中发现总结,不同的鸟因为形态特征和羽毛特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破墨、泼墨、干擦等水墨技法去表现;而同一种鸟因为画家的感受不同,也可以用不同的水墨技法去表现。并从中发现两种新的水墨用笔方法,破墨里的浓破淡和淡破浓。课堂中播放两种技法的微视频强调教学重点,强烈推荐微视频用于美术技法的示范环节。它的优点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好像站在你的身边,一目了然,观看你的示范。相对于传统的示范,它更高效,节省时间。而且在微视频中,声音、画面、文字、视频四位一体,感官联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当然老师在课前拍摄、剪辑,花的时间会相对多一点,但是却可以节省大量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绘画、交流和评点。
展示的优秀水墨画鸟的作品,有在临摹基础上改画的,有直接对照照片写生的,有表现不同鸟的,也有表现猫头鹰的不同的作品。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不同的鸟可以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同一种鸟也可以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手法来表现。同时,进一步打开学生创作水墨画鸟的思路,避免局限,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接着又播放了一段完整的范画的微视频,这段视频只用了三分钟不到,而在课堂中,现场范画是不可能完成的。视频中剪掉了调墨、思考、停顿的时间,并且还可以加快播放的速度。视频中加入图片的对照和文字的提示,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步骤和注意的事项。
最后进行第二次作业。用水墨画鸟,作业要求有两个层次:可以临摹改画,也可以写生创作。要求选择用不同的合适的墨点、墨线、墨块配合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鸟或家禽,关注不同鸟的羽毛特点,运用今天学到的破墨等技法来表现。
两次作业练习的设计,加上三段技法示范微视频的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教学,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学生的原创性和自我的表达,在游戏和欣赏审美中感知水墨画的韵味,在体验创作中表现水墨的神奇。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这与他们这一阶段身心特点是一致的。教材过于单调,不利于全面发展身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美术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养料。
美术具有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离不开实物对象。而一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无疑会引起孩子们观察及感知对象的极大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形象去感人,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例如《水墨画鸟》这一课,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色彩、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欣赏、比较、动手练习等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上课前让学生到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源。制作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