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复习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力》复习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4-15 2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开 始第8章 力一、怎样认识力。
三、怎样测量力。四、一些常见的力。二、怎样表示力。一、 怎样认识力1. 什么是力?2.力的作用效果有那些?3.物体不接触可以发生力的作用吗?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力的单位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间不接触,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则乙物体对甲物体也一定施力。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牛(N)。1.踢出去的球受到脚对球向前的力- -----( )2.离开物体就不存在力。-------------------( )3.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例题:××√例题:1.物体受到力一定会改变运动状态。----------------------( )3.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正在空中飞行的铅球; B、骑自行车在弯道上拐弯;
C、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D、从树上落下的苹果。2.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是受了力的作用。--------( )×√C例题:1.踢出去的球受到脚对球向前的力。-----------(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可能有力 的作用。-( )4.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互相接触。--( )5.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例题:1.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从井中通过绳子提水桶时,手会感到受一个向下的拉力的作用,该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C例题:1.手拍衣服时,衣服也拍手---------------------( )2.游泳时,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为什么?3.溜冰场上,甲运动员用力推乙运动员,结果是甲、乙两运动员均向后退去。这个事实说明:甲对乙施力,乙对甲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也施力相互的例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2.手托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______________。牛顿牛N1N二、怎样表示力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力的图示法3.力的示意图(可用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例题:1.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____________就会发生变化。2.下面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单位。作用效果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例题:1.力的图示法:用一根______________来表示力。____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_____________表示力的大小,_____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这种用一跟带箭头的线段将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2.作图(略)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指向3.如图,两个力F1、F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无法确定三、怎样测量力1、测量力的工具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工具1.测量力的工具是________,测量力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2.下面各种工具是用来测量哪个物理量的?
①天平:___________; ②电子台秤:___________;
③量筒:___________; ④磅秤:____________。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力计弹簧测力计质量质量体积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______________,这一步骤叫做_________。2.要明确秤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测量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秤的______________之内。读数时,应根据__________确定准确值和估计值。3.测量时,要使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同一条直线上。4.如图,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物体重___________,质量是__________。5.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沿竖直方向,不能倾斜。--( )零刻度线校零测量范围分度值测量范围分度值弹簧伸长方向所测力的方向0~5 N0·2 N3·6 N0·367 Kg×四、一些常见的力1.拉 力2.重 力3.摩 擦 力4.支持力和压力1.拉 力注意:
看清是谁对谁的拉力,并且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子的方向。例题1.画出图中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2.画出电线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2. 重 力1.重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2.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5.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关系:G=mg例题:1.画出斜面上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2.画出图中小球在各处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3.瓦工常用_____________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重垂线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例题:2.一铁块质量为200g,则它的物重为多大?1.在公式G=mg中, G指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m指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g =_____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000N,能否用它拉起质量为100kg的物体?3.下列物体中,物重为10N的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头羊; C、一件羊毛衫;重力N质量千克9.8N∕Kg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9.8NG=mg=0.2kg×9.8N∕kg=1.96NC方法1:G=mg=100kg×9.8N∕kg=980N<1000N方法2:m=G∕g=1000N ∕(9.8N ∕kg)≈102kg>100kg3. 摩 擦 力1.摩擦的类型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静摩擦2.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体间压力; ②增加接触表面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物体间压力; ②给接触表面加润滑剂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4.例题滑动摩擦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________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2.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___________。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①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 ②压力的大小。4.滑动摩擦中,__________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滑动相反阻碍滚动摩擦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_________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滚动静摩擦1.概念:________物体之间有____________趋势时的摩擦,叫静摩擦。2.下面各例中是否有静摩擦?①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_______________;
②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________________;
③手推汽车,汽车未动________________;
④将书压在竖直墙上,书未动______________。静止相对运动有无有有例题1.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卷笔刀转孔与铅笔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2.下面各例中,分别是通过哪种措施来增大和减小摩擦。①鞋底上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刹车时需拉紧车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车轮制成圆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机器内部装有很多轴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锁芯生锈后加一些铅笔芯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通过增加接触表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通过增加物体间压力,从而增大摩擦。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给接触表面加润滑剂,从而减小摩擦。4.支持力和压力1. 如图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分析图中的压力和支持力。压力:施力物体__________,
受力物体__________。支持力:施力物体__________,
受力物体__________。
2.压力和支持力的关系: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例题木块桌面桌面木块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体等值反向共线例题1.如图木块放在斜面上,分析图中的压力和支持力。压力:施力物体___________,
受力物体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_____,
作用点____________。支持力:施力物体___________,
受力物体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_____,
作用点____________。
木块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下斜面木块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上
木块完 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