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1-05 17:4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榆林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命题人: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用比值法定义了速度、加速度、位移这三个物理量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D.引入平均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2.在我校第56届田径运动会上,教练员分析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第内的位移是,前跑了,跑到终点共用了,则( )
A.运动员在第末的速度是 B.运动员在第内的平均速度是
C.运动员在第末的瞬时速度是 D.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也一定大 B.物体的加速度变小,速度也一定变小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也一定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
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下降,
D.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下降,
5.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 )
A.6 m B.8 m C.4 m D.1.6 m
6.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孤由a点运动到b点,
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
A. 0;0 B. 2r,向东;πr C. r,向东;πr D. 2r,向东;2r
7.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对其施加一水平力,使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没有改变
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末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
末和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8.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时甲车速度为,乙车速度为
C.在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
D.在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
9.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质点前做减速运动,4秒后做加速运动
B.A、B两质点在末相遇
C.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
10.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二.多项项选择题(共5小题,全选对得4分,部分正确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共20分)
11.汽车自A点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是,途中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是,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P点时的速度是 B.经过汽车运动到P点
C.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 D.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平均速度是
12.从一座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忽略空气阻力,如果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再知下列哪项条件即可求出塔顶高度( )
A.最后内下落的时间t B.第末和第末速度
C.最初内下落高度 D.最后内下落高度
13.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 s内的加速度大于2 s~4 s内的加速度
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 s~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4.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
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的瞬时速度是
D.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
15.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到某一最大速度后 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至B点停下,历时为2t,则物体的( )
A.可为许多值,与、的大小有关 B.只能为v,无论、为何值
C.、必须满足 D.、必须满足
第Ⅱ卷(共50分)
(解答写在答题纸上)
三.填空实验题(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若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该人在往返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平均速率为 。
17.从空中每隔2s从静止释放一石子,当第五颗石子刚要落下时,第一颗石子恰好落地,则释放点的高度是 m;此时第1、3两颗石子高度差 m.(设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18.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 仪器,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在某次利用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1cm,s2=1. 91cm,s3=2.39cm,s4=2.90cm。
则小车经过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V3=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34分,解答要求:①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②列出依据的基本公式;③重要演算步骤和结果表达式;④代入已知数值计算,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⑤如有必要可以对结论进行简单的讨论.)
19.(10分) 在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中,有一名职员为求生存,从46层楼跳了下来。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4米,如果认为此人在整个过程中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g=10m/s2)求此人: (1)整个下落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此人落在地面上时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此人最后1秒下落的高度为多少?
20(12分)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 ,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球的速度;
(3).拍摄时的值; (4).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的个数.
21.(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榆林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C 5.A 6.B 7.D 8.B 9.A 10. B
二.多项选择题
11.AC 12.AD 13. BC 14. AB 15.BC
三、填空题
16. 0
17.320m 240m
计时 0.02s
0.215 0.493
19.(1)根据公式可得 (2)根据公式可得 (3)人在前5s内的位移为,所以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 为
20.(1)由知小球的加速度; (2) 点的速度等于段上的平均速度,即;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所以;
(4)设点小球速度为,由于则, 所以球运动的时间?, 故球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
(12分)(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 设警车发动后经过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 ,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2.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因为 故警车在加速阶段不能追上货车,且两车距离 ,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追赶上货车。 则: ,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才能追上货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