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答案
1
B
2
D
3
D
4
B
5
B
6
A
7
C
8
A
9
A
10
B
11
C
12
A
13
C
14
D
15
D
16
B
17
C
18
B
19
B
20
D
21
A
22
D
23
C
24
C
25
D
26 (1)b>a>c (2)b>a=c (3)c>a>b (4)c>a=b
27 (1)减小 不变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2)2ΔH2-ΔH1
(3)(d+6a+5c-12b)
28 (1)0.025 mol·L-1·min-1
(2)向正反应方向 体积缩小一半,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
(3)减小 不变
(4)
29 (1)K= <
(2)75%
(3)y=x
(4)不能 ΔH>0且ΔS<0,不能自发进行
30 Ⅰ.(1)H2B
(2)C3- HB-
(3)2HA(过量)+C3-===H2C-+2A-
Ⅱ. 中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客观卷和主观卷两部分共30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第Ⅰ卷 客观卷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
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3.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
D.1 mol NaOH分别和1 mol CH3COOH、1 mol HNO3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4.已知: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 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D.在500℃、30MPa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H3(g)
时放出19.3kJ热量,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5.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HCl
CO2
B
NaHCO3
NH3·H2O
CCl4
C
Ba(OH)2
BaCO3
Cu
D
H2SO4
NaOH
C2H5OH
6.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215 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108 kJ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能成千成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也能改变化学平衡
8.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min),②v(B)=0.6 mol/(L·s),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9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有可能是 ( )
0.2mol/L B.0.4mol/L C.0 D.0.5mol/L
10.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探究温度对平衡2NO2 N2O4的影响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11.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 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MPa~50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 过氧化氢分解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
D. 久置的氯水的pH变小
12. 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同时生成2n mol 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同时生成n mol 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13.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恒容时,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C.反应需在300 ℃时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及时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1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1.9倍,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m+n<p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A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增加
1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16.将V1 mL 1.0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7.将一定量的CO2和H2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分别在350 ℃和450 ℃下,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正向进行时,体系熵值增加
B.T1代表450 ℃
C.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D.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18.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ΔH>0
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10-2.294
D.30 ℃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水溶液电阻率很大,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弱
D.液态SO2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20.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的浓度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光照 B.加入NaOH固体 C.加入水 D.加入CaCO3固体
21.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pH=2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 mL、1mol·L-1的甲酸恰好与10 mL、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甲酸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弱
22.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也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
23.已知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对于该温度下pH为1的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B.该溶液中硫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0-10
C.等体积的该硫酸与室温下pH为1的硫酸中和碱的能力相同
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pH为3的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的100倍
2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10-13 mol·L-1则下列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Al3+、Na+、Cl-、NO B.K+、Ba2+、NO、I-
C.Fe3+、Na+、Cl-、HCO D.Na+、K+、SO、Cl-
25.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容器
温度/K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H2)
c(CO)
c(CH3OH)
c(CH3OH)
Ⅰ
400
0.20
0.10
0
0.080
Ⅱ
400
0.40
0.20
0
Ⅲ
500
0
0
0.10
0.025
A.该反应的正反应吸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6(8分)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能力的顺序是__________。
(3)当其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4)当其c(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27(8分)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请参考题中图表,按要求填空:
(1)图甲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E1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 (NH4)2CO3(aq) ΔH1
反应Ⅱ:NH3(l)+H2O(l)+CO2(g) NH4HCO3(aq) Δ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 ΔH3
则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ΔH3=________。
(3)下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1
a
b
c
x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的结构如图乙所示。表中x=________ kJ·m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28 (10分)已知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 ΔH<0。在一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0 mol的N2和0.60 mol的H2,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进行到4 min到达平衡。请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刚刚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__________。
(2)5 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__________(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只升高温度,氨气的产率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0.20 mol N2和0.60 mol的H2,氮气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第5 min时将容器的体积瞬间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 min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请在图中画出第5 min后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29(12分)已知:CO(g)+H2O(g) CO2(g)+H2(g) ΔH=Q,其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50
平衡常数
9.94
9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Q________0(填“>”或“<”)。
(2)若在500 ℃时进行,且CO、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 mol·L-1,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__。
(3)若在850 ℃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g)共为1 mol,其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y,试推导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4)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ΔH>0)来消除CO的污染。请判断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2分)Ⅰ.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A.HA+HC2-(少量)===A-+H2C-
B.H2B(少量)+2A-===B2-+2HA
C.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中c(NH)=c(Cl-),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