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二高《电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山二高《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4-17 20: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山二高 电场练习题(3)
选题:范振中 2010/11/6
1.如图2所示,静止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1的作用下从O经P板的小孔射出,又垂直进入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在偏转电压U2的作用下偏转一段距离.现使U1加倍,要想使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变化,应该 ( )
A.使U2加倍
B.使U2变为原来的4倍
C.使U2变为原来的倍
D.使U2变为原来的1/2
2.如图,一带负电的油滴,从坐标原点O以速率V0射入水平的匀强电场,V0方向与电场方向成θ角,已知油滴质量m,测得他在电场中运动到最高点p时的速率恰好为V0.设P点的坐标为(XP YP),则应有( )
A、XP<0
B、XP>0
C、XP=0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2010·厦门模拟)如图3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
A.它们运动的时间tQ>tP
B.它们运动的加速度aQ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P∶qQ=1∶2
D.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1∶2
4.如图5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当对其加上电压后,A、B两板的电势分别为+φ和-φ,下述结论错误的是( )
A.电容器两极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φ/d
B.电容器两极板间各点的电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正的,有负的,有的为零
C.若只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d,该电容器的电容C要增大,极板上带的电荷量Q也
会增加
D.若有一个电子水平射入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则电子的电势能一定会减小
5.(2008·宁夏高考)如图7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 )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
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
6.如图8所示,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极板X应带正电 B.极板X′应带正电
C.极板Y应带正电 D.极板Y′应带正电
7.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 )
A.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8.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在两极之间等高处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P小球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Q小球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最后都能打在右极板上的同一点.则从开始释放到打到右极板的过程中( )
A.它们的运行时间tP>tQ
B.它们的电荷量之比qp∶qQ=2∶1
C.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4∶1
D.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之比ΔEp∶ΔEQ=2∶1
9.某电容器上标有“25 μF 450 V”字样,下列对该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该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增加1 V,所需电荷量为2.5×10-5 C
B.要使该电容器带电量1 C,两极板之间需加电压2.5×10-5V
C.该电容器能够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2.5×10-5 C
D.该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50 V
10.(2010·海门模拟)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示意图,E为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左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左偏.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正向左偏转,则(  )
A.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B.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C.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D.导体芯A所带电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11.(2010·天星百校联盟领航卷)如图甲所示为示波管的构造示意图,现在x—x′上加上uxx′—t信号,y—y′上加上uyy′—t信号(如图乙、丙所示),则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是( )
12.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均为L,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空气阻力不计。设A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B球不带电,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杆OA转过37时,小球A的速度最大,则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为___________;若在转动过程中杆OA所能转过的最大角度为m,则cosm =_________。(已知sin37=0.6,cos37=0.8)
13.如图所示,M、N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两板间的距离也为l,板间电压恒定.今有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一定的初速度沿两板正中间垂直进入电场,最后打在距两平行板右端距离为l的竖直屏上.粒子落点距O点的距离为.若大量的上述粒子(与原来的初速度一样,并忽略粒子间相互作用)从MN板间不同位置垂直进入电场.试求这些粒子打到竖直屏上的范围并在图中画出.
14.(15分)(2010·北京东城模拟)如图11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图,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受到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求电子穿过A板时速度的大小;
(2)求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3)若要使电子打在荧光屏上P点的上方,可采取哪些措施?
5.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如图所示,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两个点电荷A、B带等量同种电荷,电荷量为Q; G、H是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另有一个带电小球C,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被长为L的绝缘轻细线悬挂于O点,现在把小球C拉起到M点,使细线水平且与 A、B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C向下运动到GH线上的N点时刚好速度为零,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 300.试求:
(1)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M、N两点间的电势差,并指出M、N哪一点的电势高.
(2)若N点与A、B两个点电荷所在位置正好形成一个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则小球运动到N点瞬间,轻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静电力常量为k).
16.如图甲所示,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内存在一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O点为该圆形区域的圆心,A点是圆形区域的最低点,B点是最右侧的点.在A点有放射源释放出初速度大小不同、方向均垂直于场强向右的正电荷,电荷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重力.试求:
(1)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运动轨迹经过B点的电荷在A点时的速度多大?
(3)某电荷的运动轨迹和圆形区域的边缘交于P点,∠POA=θ,请写出该电荷经过P点时动能的表达式.
(4)若在圆形区域的边缘有一接收屏CBD,C、D分别为接收屏上最边缘的两点,如图9-3-28乙所示,∠COB=∠BOD=30°.求该屏上接收到的电荷的末动能大小的范围.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A C A  BC AC AD B A D D
12答案:E=,
13解析:设粒子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
v0t=l,y=at2,tan θ==,y+ltan θ=,
所以a·+l·=,3al=v.由题意可分析出大量粒子垂直射入偏转电场后情况,如右图甲、乙所示.其范围是l-y.其中y=a·=··=l,范围是l.
答案:l 见解析图
14解析:(1)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
eU1=mv02-0
解得v0=
(2)电子以速度v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移量为y.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t=
F=ma,F=eE,E=
a=
y=at2
解得y=
(3)由y=可知,减小加速电压U1和增大偏转电压U2均可增大y值,从而使电子
打到屏上的位置在P点上方.
答案:(1)  (2)
(3)减小加速电压U1和增大偏转电压U2
15解析:(1)带电小球C在A、B形成的电场中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但合力功为零,则
所以
即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且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
(2)在N点,小球C受到重力mg、细线的拉力FT以及A和B分别对它的斥力FA和FB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且沿细线方向的合力为零.则 又

16解析:(1)加速度a=.
(2)由R=v0t,R=at2及a=三个式子可解得:v0= .
(3)由Ek=Eq(R-Rcos θ)+mv0′2,Rsin θ=v0′t,R-Rcos θ=at2及a=可解得:Ek=EqR(5-3cos θ).
(4)由第(3)小题的结论可以看出,当θ从0°变化到180°,接收屏上电荷的动能逐渐增大,因此D点接收到的电荷的末动能最小,C点接收到的电荷的末动能最大
EkD=EqR(5-3cos 60°)=EqR
EkC=EqR(5-3cos 120°)=EqR
所以,屏上接收到的电荷的末动能大小的范围为EqR≤Ek≤EqR.
答案:(1) (2)  (3)EqR(5-3cos θ) (4)EqR≤Ek≤EqR
x
V。
E
y
θ
E
B
A
L
L
O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