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测试(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测试(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06 09: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
基础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分布广,灾害损失严重,完成1~2题。
1.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2.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C.台风来临时,关闭门窗 D.干旱灾害时,减少饮水量
连续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黏土的黏稠泥浆在短时间内冲毁了道路,淹没了村庄,淤塞了河道。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材料中描述的自然灾害是( )
A.崩塌 B.滑坡 C.海啸 D.泥石流
4.下列条件最不利于上述自然灾害形成的是( )
A.植被茂密 B.岩石松散 C.大雨连绵 D.坡陡谷深
5.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日~18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月17日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二、综合分析题。
6.下图为“侵入中国的某次寒潮路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寒潮路径①经过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写出两个)。
(2)寒潮对经过地球天气的影响是 。
(3)除了寒潮,我国的特殊灾害性天气还有 。(写出两种)
(4)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多发地区是 ,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
真题演练
1. (2017兰州)2015年,我国北方某市一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6月全部的降水过程并记录在下表,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毫米,2015年降水量约为320毫米。根据降水量判断,2015年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
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降水日期
5日
23日
28日
降水量(mm)
10
8
16
A. 洪涝  B. 地震  C. 滑坡  D. 干旱
(2017滨州)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下图回答2~3题。
2. 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
B. 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
C. 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
D. 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3. 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
B. 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
C. 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D. 台风会带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4. (2017常德)晚上贝贝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发生地震,你觉得贝贝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迅速把自己裹在被子里
B. 马上冲进电梯逃跑
C. 站在阳台上等待救援
D. 迅速躲进书桌下
(2017保定)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日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据此完成5~6题。
5. 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  )
A. 寒潮   B. 洪涝   C. 台风   D. 地震
6. 浙江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地形起伏大
B. 地震活动频繁
C. 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
D. 河流稀少
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
1.A 2.C 3.D 4.A 5.A
6.(1)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2)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3)梅雨、台风
(4)西北地区 春季和秋季
真题演练
1.D 【解析】根据多年降水量和2015年比较得知,当地2015年降水严重不足,可能出现旱灾。
2.A 【解析】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春季尚未进入雨季,气温回升快,形成春旱。气温低、受冬季风影响主要在冬季。夏季风的强弱会形成旱涝灾害,但不会形成春旱。
3.A 【解析】图示①表示来自蒙古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强烈活动、形成气温骤降,即寒潮天气;②表示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寒潮可以带来大风降温,也可以冻死越冬病虫害,所以寒潮有利有弊;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而梅雨形成于春末夏初。
4.D 【解析】突发地震灾害时的应急措施是就地卧倒,找结实、坚固的物件挡着自己,裹着被子不能保护身体;阳台在地震中最容易坍塌;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停电或挤压变形。故选D。
5.B 【解析】雨水在地表汇集、难以下泄,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6.C 【解析】浙江省降水时间变化大,“海绵城市”可以涵养水源,在雨天和雨季吸水、蓄洪,在无降水时再排出水量,具有涵蓄水量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