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件(4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05 20: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
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生命桥”的含义。
知识链接
白血病 
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近年来,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方法遏制病变的白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但是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骨髓移植运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起,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成功,把捐献者的骨髓植进白血病患者体内,就可以继续分化、造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nàn:灾难 难兄难弟
nán::困难 迎难而上

mài:血脉 一脉相承
mò:含情脉脉
形近字
峡(xiá) 峡谷 三峡
陕(shǎn) 陕西 陕北 
移(yí) 移动 移除
侈(chǐ) 奢侈 侈靡
暂(zàn) 暂时 短暂
皙(xī) 白皙
胞(bāo) 同胞 胞弟
饱(bǎo) 吃饱 喂饱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本文指小钱的生命将要结束。
造句:一场秋雨过后,花园里满是凋零的花朵。
突如其来:(成语)突然发生。
造句:夏日炎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大地降温了。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造句:一股山泉水从石缝里涓涓地流出。
近义词
凋零—凋谢 等候—等待 
清楚—清晰 希望—期望 
空旷—空阔 沉着—从容
反义词
苍白—红润 凋零—绽放 
清楚—模糊 希望—失望 
空旷—窄小 沉着—慌张
沉着—从容
相同点:两个词都有“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意思。
不同点:“沉着”多用于描写心理,常与“冷静”连用。“从容”多用于描写神态,常与“不迫”“就义”连用。
运用:
1.遇到问题时,我们应当( )应对,才能顺利解决。
2.演出开始了,她( )地走上舞台,唱起了自己最拿手的歌。
词语辨析
沉着
从容
课文朗读
点击即可播放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
整体感知
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部分(3-5):写李博士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第三部分(6):写李博士护送骨髓并及时地为小钱做了移植手术。
第四部分(7):歌颂了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杭州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赞颂了两岸同胞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1.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课文解读
环境描写。
“阳光”“桂树”“香气”烘托了环境的幽美与清新。世界如此美好,而小钱的生命却即将凋零,两相对比之下,更反衬出小钱的不幸。这里的环境描写有衬托和铺垫的作用。
2.第2自然段中的第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花样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的描写?
这一段写李博士在余震中准备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段中使用了环境描写,“大地震袭击”“在余震中摇晃”点明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危险处境,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
4.第4自然段中用什么手法表现了人物品质?
对比。在不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情况下,台湾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候抽取骨髓,心里牵挂的是杭州青年的安危。这一对比,突出了台湾青年心系内地同胞的可贵品质。
5.第2自然段开头写“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第5自然段写“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有什么不同
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而台湾青年却并非因为缺乏生气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杭州有一位青年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6.阅读第6、7自然段,“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本文就通过多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课文第③~⑥段,写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表现了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描写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写出了他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写法借鉴
那么,在运用细节描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1)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
(2)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
(3)细节要真实。
(4)细节要新颖独特、有生命力。
1.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双重否定句)
2.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比喻)
佳句积累
1.形容情况突然的成语。
突如其来 猝不及防 措手不及
晴天霹雳 平地风波 从天而降
2.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成语。
大公无私 助人为乐 两袖清风
舍己为人 无私奉献 拾金不昧
拓展延伸
3.表现人物品格高洁的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生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这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这火种必将愈燃愈烈,世代相传。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同胞
血脉亲情
台湾同胞
期待骨髓
抽取骨髓
护送骨髓
移植骨髓
当堂测试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 )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 )。赞颂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 )。
答案:爱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骨肉亲情
课后习题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示例:他也许会说:“谢谢你,是你的骨髓挽救了我的生命,谢谢台湾同胞!”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