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搭石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搭石 课件(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05 20: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21 搭 石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之美。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段描写的特色,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会认的字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涨 zhǎnɡ:涨潮 水涨船高
zhànɡ: 泡涨 头昏脑涨 处chù:别处 心灵深处
chù:别处 心灵深处 形近字
洪(hónɡ) 洪水 洪灾
哄(hǒnɡ) 哄骗 哄人 
猛(měnɡ) 猛士 猛烈
孟(mènɡ) 姓孟 孟母三迁
稳(wěn) 稳当 四平八稳
隐(yǐn) 隐约 若隐若现
伏(fú) 埋伏 四面埋伏
状(zhuànɡ) 形状 奇形怪状词语学习词语理解协调有序:(成语)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
造句:走搭石的人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成语)人一个接一个,形容人很多。
造句:电影放映机出了点故障,只看见人影绰绰,听不到声音。
理所当然:(成语)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
造句:借了东西要还,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近义词谴责—斥责 
懒惰—懒散 
保持—维持
平稳—平衡 
理所当然—理所应当反义词谴责—称赞 懒惰—勤劳
协调有序—杂乱无章 
轻快—笨重
大概—确切 
美好—丑恶 词语辨析
保持—维持
相同点:两个词都有“保持原状,不使改变”的意思。
不同点:“保持”侧重于不使事物因时间延续而减弱受损,对象通常是值得维护的东西。“维持”强调经过一定的努力,使原状继续存在。
运用:
1.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 )。
2.警察叔叔正在( )交通秩序。 保持维持课文朗读点击即可播放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整体感知 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要介绍什么是搭石。
第二部分(2):描绘了人们摆搭石的画面。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略写“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这个“面”,重点描写老人调整搭石这个“点”。
第三部分(3、4):描绘人们紧走搭石的画面,并通过 具体事例反映出山里人的美好心灵。
第四部分(5):赞扬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1.第1自然段中“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解读 属于侧面描写。说明小溪是人们出门的必经之路,与乡亲们关系密切,从侧面表现出搭石在家乡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是中心句,总写搭石对于家乡的特殊性。句中的“风景”不仅指家乡的自然风景,更指搭石体现的人情美所构成的人文风景。 3.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主要写人们走搭石的情景。
第一句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用一句俗语总领本段,点明了走搭石的方法——紧走。第六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描绘了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和声音,将走搭石的踏踏声比喻成轻快的音乐,并运用了多个叠词,如“踏踏”“漾漾”“绰绰”,充分展现了家乡人走搭石时有声有色的画面美。 4.第4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两个事例?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主要写了“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
从中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拥有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的美德,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5.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的内容? 第5自然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作者描写搭石的目的——借搭石颂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搭石不仅是乡亲们互助友爱的情感纽带,也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写照。 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写文章时,从平凡的细小的事件中体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突出重大的主题。如本文作者通过人们摆放搭石、老人调整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同时走搭石互相谦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等这些身边的小事,让我们认识到了搭石的价值,感受到了乡亲们像搭石一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这充分体现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写法借鉴 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中做到以小见大呢?
(1)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发现生活中蕴藏人生哲理、高尚情操、真挚感情的平凡的小事。
(2)围绕观察到的生活小事,认真分析思考:这件小事能给人什么启示?说明什么道理?颂扬了什么品质与精神?
(3)采用恰当的结构方式,精选生动准确的语言,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这件小事娓娓道来,并作恰当的点睛、升华。 1.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关联词,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比喻)
佳句积累1.ABCC式词语。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怒气冲冲
议论纷纷 人才济济 兴致勃勃
神采奕奕 行色匆匆 仪表堂堂
目光炯炯 热气腾腾 气喘吁吁
拓展延伸2.关于无私奉献的名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搭石上的风景多么美啊,如一段优美的舞,动作协调有序;似一曲悦耳的歌,声音踏踏;像一幅美丽的画,清波漾漾……溪水里映出了乡亲们淳朴的身影,也映出了乡亲们美好的人性。乡亲们的传统美德感染着我们的心,也激发了我们心底对善良的呼唤。课堂小结结构图示搭石话搭石——溪里有间隔的一排石头摆搭石早早摆好及时调整走搭石紧走协调有序互让背负老人赞搭石任人走 任人踏联结小路与情感心系他人
无私奉献当堂测试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 ),从河的两岸找来( )的石头,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走过,这就是( )。一排排搭石,联结着( ),也联结着乡亲们( )。
答案:水的深浅 平整方正 搭石 故乡的小路 美好的情感
课后习题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
具体的“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心灵的“美”:
①秋凉以后,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
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了才肯离去。
③如果有两个人同时过溪,总会招手礼让,闲话家常。
④若是谁偶遇老人,总会蹲身下伏,背负老人过溪。
作者就是通过这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的。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