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精讲古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精讲古诗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06 09:2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七年级上



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
夜雨寄北


新知导入
知背景
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那挺立在唐代诗坛的一队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使得宋朝以后的诗人,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无从着手,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即使在晚唐衰飒的风尘中,仍有一位踏步而来歌者,带着他那低沉而感伤的嗓音,不经意一挥手,便撒下一路的唐诗的花朵。他就是“小李杜”中的小李——李商隐
新知导入
知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然而,在当时朋党倾轧中,他始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李商隐于四十六岁抑郁而终。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是 唐 代的“小李杜”。
新知讲解
读诗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新知讲解
知作者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
zhǎng
[zhú
新知讲解
记拼音
jiǎn
yǐn
诗题意思:本诗是说在一个下雨的夜晚诗人写给北方的妻子友人(一说妻子)。
解诗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君 问 归期 未有 期,
指友人或妻子
指回家的日期
今译: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告诉你还没有确定回家的日期。
简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
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
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巴山 夜雨 涨 秋池。
泛指川东一带的山
使……涨,使动用法
今译: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秋水。
简评:写眼前景象,使愁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之景中。“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极言雨注秋池之象,也现“愁思”深重之情。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何当 共剪 西窗 烛,
什么时候
一起用剪刀剪去烛花,
使灯明亮。
今译: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长谈,共剪窗花。
简评:此句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之景。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从眼前的“未有”推想想象中的“有”。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却话 巴山 夜雨 时。
回头说,追述。
夜晚下雨
今译:到时追述我在巴山听雨时对你的思念的情景吧!
简评:向“君”追述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课堂练习
读古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课堂练习
译古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新知讲解
析古诗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新知讲解
知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对友人(或妻子)的深切思念。
悟诗情
拓展提高
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
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
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
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
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
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1、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悟诗情
拓展提高
2、“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点明了时间、
地点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委婉清新。
3、请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一个“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思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悟诗情
拓展提高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5、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想象到什么时候
才能还乡,同友人对坐灯下促膝长谈,
共剪烛花,那时再回想如今的寂寞难耐
和孤苦心境,定是苦中有乐,忆苦思甜。

课堂作业
1、如何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
悟诗情
这两句写未来的欢聚。用未来的欢乐
衬托出今夜的孤苦,曲折委婉,含蓄隽永,
构思巧妙,余味无穷。
2、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课堂作业
3、《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未来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悟诗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夜雨寄北》中表现诗人感到苦闷的深切思友之情并对未来欢乐的憧憬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课堂作业
5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也写过与此已经类似的诗句是:
悟诗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6、《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