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波恩人。重小跟
父亲学习音乐,表现了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
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奥地利封建统
治最黑暗的时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
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
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音乐创
作以及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世界文
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贝多芬简介及《月光奏鸣曲》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和创作乐曲为生。后来因为创作上的成就而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自28岁起,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
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
一直隐忍着这种致命的打击,坚
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
屈的抗争。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
《 英雄》 《 命运》 等.
《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
一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立下誓言
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莱 茵 幽 券
缕 蜡 瞎 陌
盲 键 粼
恬 汹 录 霎
shà
谱写 莱茵河 幽静 断断续续
入场券 蜡烛 失明 陌生
纯熟 清幽 琴键 水天相接
波光粼粼 霎时间 恬静
波涛汹涌 陶醉 飞奔 记录
近义词
清秀——
纯熟——
恬静——
陶醉——
霎时间—
幽静——
微弱——
陌生——
纯熟——
断断续续—
反义词
秀气
熟练
安静
沉醉
一刹那
喧闹
强烈
熟悉
生疏
连绵不断
幽静:优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琴键:风琴、钢琴等上面装置的白色或黑色的供演奏时按动的部分。
霎时:极短的一点时间。
莱茵河:欧洲一条大河。源出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全长1320千米。
谱写:编写(歌曲或乐曲)。
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远远看去,好像和天连接在一起。
波涛汹涌:形容大浪猛烈地向上涌。
断断续续:一会儿中断,一会儿继续。
1、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
2、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3、理解句子意思。
4、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名曲呢?
5、听着贝多芬弹奏的乐曲,兄妹俩联想到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写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
写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写贝多芬根据记忆谱成了著名的《月光曲》。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也表现了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理清贝多芬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1、贝多芬在小路上散步时听到了什么?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2、“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
多芬的曲子,但弹得不熟练;
还说明贝多芬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虽不
熟练却令他很惊喜,好奇心驱使他走进了
茅屋里。
贝多芬走进茅屋 ,又听到了什么呢?
一对兄妹的对话
把这个对话一起来读一读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
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
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3、随便说说指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
听到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被深深地感动了
当贝多芬走进茅屋的时候,又看到了什么情景?
此刻贝多芬的心情又会怎样?
同情心油然而生
贝多芬怎么做的呢?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 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为什么说了俩个您?
贝多芬听到盲人姑娘这么说,他会有怎样的心情?
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
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什么想法?
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1、用——画出当时的情景。
2、“清幽”是什么意思?
3、贝多芬按键弹起的是哪首曲子?
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为什么能弹出这首曲子呢?
这首曲子好不好听呢?让我们一起品味第九自然段。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请找出文中实在事物。
读一读联想的部分,想一想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海上升明月)
(月亮穿过微云)
( 波涛汹涌、惊涛拍岸)
请用“﹏”画出穷兄妹的联想。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写实的: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想象哥哥联想的场景,根据不同的的画面感受贝多芬音乐的美妙
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的排列下面的图形顺序。
( ) ( ) ( )
3
1
2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月光曲》的曲调。
《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 )
1、舒缓———明快————高昂
2、明快———高昂————舒缓
3、高昂———明快————舒缓
1
体会妹妹听到音乐的神情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感受。
皮鞋匠兄妹听着琴声,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
的奇丽画面。
那洒遍银光的微波粼粼的海面的清幽景象,仿佛是
穷兄妹俩淳朴、善良、勤劳的美好情操;
那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从水天相接的地方
升起的明月,发出了清幽的月光,仿佛在歌颂、赞
美穷兄妹俩的聪慧和美好的心灵。
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是贝多芬在替兄妹俩向不
平等的社会提出抗议,为兄妹俩鸣不平。
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勤奋好学,可是,就是因
为她贫穷所以没钱去听音乐会,更不能到音乐院校
去学习,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引起了贝多芬的联
想,都体现在了这首《月光曲》中。
感受贝多芬的音乐情怀: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
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
答:因为贝多芬听到茅屋里传出自己的钢琴
曲,又听到穷兄妹俩的谈话后,他为他们生
活在穷苦中,仍热爱音乐、追求艺术所感
动,所以他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2、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
当弹完一曲后,看到盲姑娘这么爱音乐、懂
音乐,贝多芬觉得遇到了知音,所以贝多芬
弹完一曲又一曲。
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贝多芬即兴弹完第二首曲子后心情十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下了《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