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课件+导学案+课后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课件+导学案+课后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1-07 14:26:38

文档简介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性质认识其不同用途;
2·通过实验事实明白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
3·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学科思想。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碳的单质主要有哪几种?金刚石、石墨、C60。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那么他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稳定性
同学们阅读PPT和课本,完成学案。
1、古代有名字画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不褪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且不易变色。
2、为什么碳在常温下下化学性质稳定?
碳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 。
碳与氧气的反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回忆木炭在氧气和空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2、化学方程式
充分燃烧: 。
不充分燃烧: 。
3、讨论:天气转冷,不少家庭都烧上了煤炉,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屡有发生,如何防止中毒?
要注意保持室内 ,防止煤炭或木炭不充分燃烧产生 ,使人中毒。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1)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 ;澄清石灰水 。
(2)化学方程式: 。
(3)注意:酒精灯火焰上的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
2、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 。
(1)木炭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其具有 。
(2)氧化铜使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其具有 。
3、焦炭可以把铁矿石(假设含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
化学方程式: 。
4、碳还原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
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吸附性
2·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这是利用了焦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来源广
3·木制的电线杆在埋入地下前,将其表面烧焦的目的是什么?
4·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单质.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铅笔 D、圆珠笔
2·在反应中,还原剂是( )
A.C B.CO2 C.Fe2O3 D.Fe
3·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干电池中含有较多的碳粉和石墨,依据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石墨具有导电性
B.碳纳米管是化合物
C.金刚石与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  (填化学式)使人中毒。

4·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继续加热时,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试管冷却后对剩余固体分析发现,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铜、碳和_________,剩余固体中仍含有氧化铜的原因,可能是碳和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就停止了加热,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性质认识其不同用途;
2·通过实验事实明白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
3·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学科思想。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碳的单质主要有哪几种?金刚石、石墨、C60。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那么他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稳定性
同学们阅读PPT和课本,完成学案。
1、古代有名字画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不褪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且不易变色。
2、为什么碳在常温下下化学性质稳定?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与氧气的反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回忆木炭在氧气和空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在氧气中
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2、化学方程式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3、讨论:天气转冷,不少家庭都烧上了煤炉,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屡有发生,如何防止中毒?
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煤炭或木炭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1)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化学方程式:。
(3)注意:酒精灯火焰上的金属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1)木炭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其具有还原性。
(2)氧化铜使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其具有氧化性。
3、焦炭可以把铁矿石(假设含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
化学方程式:。
4、碳还原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
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吸附性
【答案】C
【解析】因为木炭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这是利用了焦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来源广
【答案】B
3·木制的电线杆在埋入地下前,将其表面烧焦的目的是什么?
【解答】把电线杆烧焦后木头变成木炭,由于碳的稳定性,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4·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单质.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答案】碳;C60+60O260CO2
【解析】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60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60+60O260CO2,故答案为:碳元素,C60+60O260CO2。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铅笔 D、圆珠笔
【答案】B
【解析】用墨书写的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是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在反应中,还原剂是( )
A.C B.CO2 C.Fe2O3 D.Fe
【答案】C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铁失去氧生成铁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碳得到氧生成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故答案为C。
3·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干电池中含有较多的碳粉和石墨,依据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石墨具有导电性
B.碳纳米管是化合物
C.金刚石与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  (填化学式)使人中毒。

【答案】(1)①B;②CO;
【解析】
(1)①A、用碳棒做电极主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正确;
B、碳纳米管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
C、金刚石与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正确;
4·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继续加热时,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试管冷却后对剩余固体分析发现,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铜、碳和_________,剩余固体中仍含有氧化铜的原因,可能是碳和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就停止了加热,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排入澄清石灰水中
(2)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亮红色固体
(3)铜;从试管②中撤出导管时,有空气进入试管①,与灼热的铜再次反应生成氧化铜。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课后测评
1·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如右图所示,这些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2·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3·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
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4·化学反应C+H2OH2+CO中的还原剂是(  )
A.C B.H2O C.H2 D.CO
5·某黑色固体粉末放在试管中加强热后,发现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管中的黑色粉末可能是( )
A.氧化铜 B.二氧化锰 C.木炭粉 D.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6·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8·煤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燃具。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当我们打开炉门,氧气充足时,煤燃烧主要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我们关小炉门,氧气不充足时,煤燃烧主要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同学们要做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1)是课本上的装置,图(2)是同学们改进的装置. 写出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为了使氧化铜完全还原常加入过量的碳粉,由此猜测改进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10·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被还原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图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2·如图是高温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根据B中发生的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中的试剂为(填名称)________;
(2)a处排出的气体中,除没有排尽的空气和未被完全吸收的带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外,还一定含有少量的(填化学式)________气体;酒精灯上加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实验数据,求出有________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称量对象
质量/g
试管
12
反应前试管、氧化铜和木炭粉
42
冷却后试管、氧化铜和木炭粉
37.6
13·【实验设计】下列装置中,能用作碳与氧化铜反应发生装置是 ,理由是 。为了证明猜想1是否正确须选用方法是 (填D或E)。
【实验步骤】下列是碳与氧化铜反应实验主要步骤:①装入木炭与氧化铜粉末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如图固定装置 ④实验结束,将导管移出小试管,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⑥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14·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碳酸钠 ②甲烷 ③一氧化碳 ④碳酸,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汽车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
(2)木炭可以做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的排放量,请写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课后测评
1·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如右图所示,这些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答案】A
【解析】用墨书写的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是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故选A
2·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答案】A
3·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
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答案】C
4·化学反应C+H2OH2+CO中的还原剂是(  )
A.C B.H2O C.H2 D.CO
【答案】A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C+H2OH2+CO中,C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水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
5·某黑色固体粉末放在试管中加强热后,发现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管中的黑色粉末可能是( )
A.氧化铜 B.二氧化锰 C.木炭粉 D.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加强热后不会有红色物质生成,也不会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加强热后不会有红色物质生成,也不会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木炭粉在加强热下,没有红色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D、木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加强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由结构模型图看出,石墨烯是一种单质,错误;②三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正确;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错误。
故选B。
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答案】C
【解析】A、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长时间不会变化,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 B、石墨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故B正确; C、焦炭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焦炭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故C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有色素,所以制糖工业中可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故D正确; 故选:C. 8·煤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燃具。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当我们打开炉门,氧气充足时,煤燃烧主要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我们关小炉门,氧气不充足时,煤燃烧主要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CO2;C+O2===CO2;CO;2C+O2===2CO。
9·同学们要做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1)是课本上的装置,图(2)是同学们改进的装置. 写出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为了使氧化铜完全还原常加入过量的碳粉,由此猜测改进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2CuO+C 2Cu+CO2↑;碳;检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有毒的一氧化碳,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解析】碳还原氧化铜可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时:2CuO+C 2Cu+CO2↑;此反应中,碳得到了氧转化为了二氧化碳,体现了碳的还原性;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澄清的石灰水是用来检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量的碳粉会与装置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气球可以将有害的一氧化碳气体收集起来,避免造成空气的污染. 故答案为:2CuO+C 2Cu+CO2↑;碳;检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有毒的一氧化碳,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10·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被还原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
(2)2CuO+C2Cu+CO2↑;CuO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题目的突破口。常见的黑色粉末有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氧化铜等,红色单质是铜。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根据A与B反应生成C与D的现象,出现黑色变红色,可知该反应为氧化铜变成铜,同时还生成了二氧化碳的反应,又因A、B是粉末,只能是炭粉与氧化铜之间的反应,在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图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C+2CuO 2Cu+CO2↑ (2)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3)验证产生二氧化碳 (4)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1)在高温的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2CuO 2Cu+CO2↑;(2)酒精灯加灯罩能集中火焰,从而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故填: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温度;(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是用来验证反应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故填:验证产生 二氧化碳;(4)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铜粉是红色固体,故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的现象,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答: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如图是高温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根据B中发生的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中的试剂为(填名称)________;
(2)a处排出的气体中,除没有排尽的空气和未被完全吸收的带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外,还一定含有少量的(填化学式)________气体;酒精灯上加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实验数据,求出有________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称量对象
质量/g
试管
12
反应前试管、氧化铜和木炭粉
42
冷却后试管、氧化铜和木炭粉
37.6
【答案】
(1)澄清石灰水
(2)CO;使热量集中,温度更高
(3)C+2CuO2Cu+CO2↑
(4)16
13·【实验设计】下列装置中,能用作碳与氧化铜反应发生装置是 ,理由是 。为了证明猜想1是否正确须选用方法是 (填D或E)。
【实验步骤】下列是碳与氧化铜反应实验主要步骤:①装入木炭与氧化铜粉末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如图固定装置 ④实验结束,将导管移出小试管,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⑥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答案】A;碳与氧化铜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E。② ① ③ ⑤ ④ ⑥。
14·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碳酸钠 ②甲烷 ③一氧化碳 ④碳酸,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汽车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
(2)木炭可以做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的排放量,请写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
【答案】(1)②;④;
(2)C+O2CO2;
(3)CO2;骑自行车上学(及时关灯,尽量少开空调等)。
【解析】(1)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碳酸属于酸,故填:②;④;
(2)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答案为:C+O2CO2;
(3)“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上学(及时关灯,尽量少开空调等)。故答案为:CO2;骑自行车上学(及时关灯,尽量少开空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