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现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光现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4-25 22: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速的大小。
2.知道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学习设计】
一、情境导入
二、课本回顾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______光源,如_______;人造光源,如________。月亮_____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3、________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 ,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________食,在2的位置看到________食,在3的位置看到________食。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________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_______ 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________m/s=________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_,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________ 。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__的。
2、分类:⑴________反射:⑵________反射。
思考: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
3、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成像原理:________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⑵球面镜: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________在一点,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镜对光线起________作用。凸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________和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
2、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________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________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中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光路________。
(四)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 ________________. 颜料的三原色: ________________。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________的色光决定的。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应用:________________。紫外线:应用:________________。
三、牛刀小试
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2、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岸边的树在平静的水面形成倒影 B、阳光下,茂密树林的地面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4.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5.利用平面镜可以( )A.成缩小的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
6.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距离变大 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 D.虚像,距离变大
7.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右图中的( )
8.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5°,此时反射角为 。我们能从教室的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发生 反射的缘故。
9.图3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10. 滨州中海公园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1.小明妈妈的钱包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右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保留作图痕迹。
12.如图15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
2
3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