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欧洲文明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
A.克里特岛地区 B.两河流域地区
C.巴尔干半岛地区 D.巴勒斯坦地区
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进行改革: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分封给中小贵族,接受采邑者必须宣誓效忠,并承担自备马匹、武器应召出征的义务,否则采邑即行收回。这一改革( )
A.确立了种姓制度
B.形成了封君封臣式的严格等级制度
C.发展了民主政治
D.导致了罗马帝国灭亡
3.查理曼帝国时期,查理四处征伐,使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为了巩固政权,他继续实行的政策是( )
A.鼓励民主政治 B.鼓励基督教发展
C.加强家庭奴隶制 D.土地国有化
4.从9世纪开始,西欧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C.自由农民没有耕种“直领地”的义务
D.庄园法庭可以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5.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逐渐恢复并发展,下列发展更快的是( )
A.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
B.以农业和工业为中心的城市
C.有封建城堡的城市
D.国王所在的城市
6.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
C.城市自治权 D.自由贸易权
7.巴黎大学在12世纪中叶成立。它源自教师自治团体,因维护自身群体利益而生,后来接受教会的资助和管理,发展为欧洲的著名大学。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 )
A.“中世纪的花朵”
B.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C.“现代文明的源头”
D.“科学进步的领地”
8.中世纪初期,当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成为支离破碎的众多王国时,东半部却顶住了冲击,继续存在了一千年,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攻破。东半部指的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9.如图是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群贤像,这一时期,帝国强盛辉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拜占庭帝国的繁荣表现在( )
①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 ②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③文化发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被保留下来
④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0.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梭伦改革
11.下列关于日本幕府统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达近700年
B.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C.形成了武士道精神
D.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天皇手中
12.改革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手段。下列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与其结论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A
伯里克利改革
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高峰
B
秦国商鞅变法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C
日本大化改新
大批知识分子赴欧洲学习先进技术
D
法兰克王国改革
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13.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其创立时间是(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1世纪 D.7世纪
14.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图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
15.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序号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法兰克王国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二、判断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判断正误。(10分)
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工商业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封建政权分散,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根据领主权对城市居民进行剥削。如果居民的身份是农奴,还可以要求他们履行农奴义务。城市居民这种低下的地位,不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许多城市用金钱向封建主赎买自由,建立自由城市。居民摆脱农奴身份,不再向领主负担劳役而改交固定的货币地租……封建主的特权受到严格限制……城市取得自由或自治,一般以赎买为手段,也有极少数居民不得不以武力来争取自由。1112年的法国琅城起义就是一个例子。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以下表述:正确反映上述信息的,请在括号后写“A”;与上述信息不符的,请在括号后写“B”;上述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后写“C”。
(1)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是封建社会的工商业和政治文化中心。( )
(2)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
(3)早期西欧城市居民仍然受到国王和封建主的剥削。( )
(4)西欧城市取得自由或自治权的主要形式是武装起义。( )
(5)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瓦解封建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远古时期,日本盛行自然崇拜,后来逐渐发展成神道。神道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都应受到崇拜。进入文明社会后,统治者宣称太阳神是其他所有神的统治者,天皇是太阳神的后裔,神化天皇。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原来叫大王,后来改成天皇。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实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改革开始了。
材料二:穆罕默德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领袖,掌握一切大权。凡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这就打破了阿拉伯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天皇指的是谁?(2分)“改革”指的是哪次改革?(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4分)
(3)材料二中的“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他最初在麦加传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传教的作用。(5分)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从10世纪开始,在很多交通便利的、相对安全的、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一些手工业者慢慢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些封建城市。当时这些城市规模不大,除了教堂和市政厅等较大的建筑物之外,其他房屋大多低矮,街道狭窄、拥挤不堪,沿街牛、羊、鸡、鸭等随处可见。
材料二:有些比较富裕的城市用赎买方式摆脱领主的统治;有些城市则是通过武力斗争的方式;有些城市则两种手段并用,历经曲折才取得独立。
材料三: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工商行业也迅速发展,市民阶级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诞生奠定了基础。
(1)由材料一可知,教堂是当时比较大的建筑物,这是为什么?(2分)
(2)从10世纪开始,西欧有较多封建城市逐渐复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对其复兴的原因进行分析。(2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自治运动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2分)取得自治对这些封建城市来说有何意义?(2分)
(4)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结合材料三分析恩格斯这样说的原因。(4分)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西欧封建城市的特点。(4分)
四、探究题
19.在欧洲,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6分)
【强盛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备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1)结合材料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4分)
【可悲的衰亡】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之中。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6分)
【深刻的启示】
(3)“学史明智,以史为鉴。”在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6)
第三、四单元检测卷答案
1.D 2.B 3.B 4.C 5.A
6.C 点拨: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故选C。
7.B 8.D
9.A 点拨:查士丁尼时期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版图广大;经济活跃,社会稳定,文化发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被保留了下来,①②③正确;拜占庭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④错误。故选A。
10.B
11.D 点拨:这一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D说法错误。故选D。
12.C 13.D
14.C 点拨: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C选项中阿拉伯数字的图片反映了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故选C。
15.B 点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和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这个历史现象与原因搭配是正确的。故选B。
16.(1)A (2)C (3)A (4)B (5)C
17.(1)孝德天皇。大化改新。(2)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两点即可)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18.(1)中世纪时西欧人普遍信仰基督教,教权与王权并立。(2)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和手工业发展等。(至少两点) (3)法国琅城。取得自治使这些封建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建剥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4)市民阶级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5)交通便利,规模较小,城市条件较差,市民阶层兴起,工商业繁荣等。
19.(1)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帝国较为强盛。(2)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封闭保守的心态,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不断受到外部军事势力的攻击;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至少三点) (3)不能只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夜郎自大的后果是落伍;要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创新,才能有生机和活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